替嫁太子妃_作者:唐优优(170)

2017-03-18 唐优优

  四月天,人间芳菲。

  北方滇城,数百名老百姓跪在衙门口高呼为裴大人申冤,找出真凶。这些百姓每天轮流跪在这儿请愿,弄得滇城知府杨鸣放焦头烂额。

  师爷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外面百姓越聚越多,恐怕是听到风声了。要不要找几个人吓唬吓唬他们!”师爷端详杨鸣放的脸色。揣摩着这个主意合不合他心意。

  杨鸣放怒道:“放屁。这么好解决还让你来当师爷?换了几个师爷,一个比一个蠢。没一个能为本府分忧。吓唬他们?有太子在,你拿几个脑袋去扛?快滚。”

  师爷嘴角抽了抽,壮着胆子问道:“那既然有证据证明是甘忠支使人下的毒,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抓起来?那样百姓见凶手绳之于法,自然不来闹事了。民怨平了,于大人是件得民心的好事!”

  “好几个头。”杨鸣放拿出桌案上的哐哐拍在师爷头上。

  “甘忠是贤王的人,抓了贤王的人不就是和皇后作对,你个糊涂蛋是想断送本府的官路啊!”哐哐哐他就是几下拍打,把几个月来憋在心里的无名火全撒在倒霉的师爷身上。

  师爷挨了打仍然忠心耿耿,抚着头说道:“老爷不怕得罪太子吗?”

  他这句话才是捅在杨鸣放的痛处。

  他得罪不起贤王,更加得罪不起太子。他本来是想以和稀泥的办法,把这件案子不了了知,谁知要结案时,百姓们却被人煽动天天跪在衙门外喊冤,动静闹得惊动太子。

  太子在第一审时并没有提出异议,可是在百姓的喊冤下,太子觉得此案仍有疑点,建议重审。

  官场浸yín久了,谁都不是吃素的狐狸。杨鸣放心里明白这些百姓多半是太子的人煽动来的,就是因为不满他的判决,又不想与皇后一党明着闹翻,便使yīn招让他一个小小知府左右为难。

  如今他是既不能得罪太子也不能得罪贤王,又不能什么也不做,拖是拖不过去了。

  看今天这阵势太子势必要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师爷拿刀捅他心窝,疼得他恨不能立即病倒不醒人事,等睁开眼,此事就混过去了。

  “太子和贤王不是来治旱的,是来跟本府索命的。”杨鸣放急得在屋里转圈,师爷却镇定的看着他,说道:“大人不用着急,既然不能明着让百姓走,咱们也用yīn招。保准让太子与贤王都满意。”

  “哦?什么yīn招?快说来听听!”杨鸣放拿眼快速扫了扫新请来的师爷,思量着眼前这个贼眉鼠眼的人能不能为他解决心头大患。

  师爷笑眯眯说道:“案子必须重审,不过,这次您不要审,请太子与贤王共同来审。至于寻找证据、验尸这些关键的事,咱衙门只参与配合,具体cao作请太子与贤王的人来做,到时候,结果如何就看他们二位爷,谁的本事大了。大人把他们推到明面上,您就坐山观虎斗,只要不让虎伤着就行了。”

  杨鸣放一拍脑门:“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买来的官不好当呀!

  他心中盘算一番,果然是好主意,越看这个新请的师爷越顺眼,问道:“师爷贵姓呀?”

  第一百一十九章 苦ròu计(致宝哥)

  师爷又抽抽嘴角低头抱拳:“小人姓贾,昨天受聘,熟悉qíng况后今天算是第一天上任。大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小人能办到的一定竭尽所能为您效劳。”

  杨鸣放满意的拍拍贾师爷的肩:“不管你是真师爷,还是假师爷,只要能为本府分忧就是好师爷。”

  杨鸣放的爹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为了给儿子捐官几乎把家底都搭进去。杨鸣放没读多少书,倒是遗传一肚子祖上的算计之道,处处想着如何从百姓身上搜刮敛钱,处理公事的水平实在是差qiáng人意。

  上一任师爷是杨鸣放从家里带出来的自己人,做事十分得力,属于助纣为nüè的好帮手。十分可惜在查裴云山一案时,这位“幕后知府”被黑衣人杀害在家里,据说死前还被割了舌头,死相惨烈。

  杨鸣放得知师爷死讯着实掬了一把伤心泪,这么多年来他能在官场上混得顺风顺水全依仗师爷为他出谋划策,如今智囊入了地府,他这个知府方寸大乱,派出衙门多名捕头追查凶手,查来查去所有线索竟然指向贤王。

  杨鸣放把查案的几个捕头狠狠臭骂一顿,此事不敢再提。他就是再糊涂,也知道是有人把线索故意指向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