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江吟_作者:南州(642)

2017-03-16 南州

  于景庭默然,缓缓道:“我虽然选择不战而降,却不愿任意践踏别人报之心。”

  我微笑:“我也不能。刘恒自小便是我挚友,他xing子我最清楚不过。何况他与于兄家世不同,刘家历来忠贞为,自立初便深受重用,于qíng于理不能不倾力相报。如果不是他自己想留下,我硬将他留在身边,只怕反而毁了他一生。就算他想前去赴死,我又怎么能不成全?”

  于景庭听了感慨:“幸而刘恒也明白殿下,不像别人一样总以叛相责。倒是你提起冯栩,大概更算报无门典型罢。”

  我单手按住他肩膀,笑道:“冯栩现在消沉,不过因为降得早了些,我还是对他将来抱有期待;就算刘恒,也只是希望他不为自己留下遗憾。只有于兄,既深知我心又与我志同道合,却也要避而远之,才让我更加扼腕痛惜。”

  于景庭沉思片刻:“江陵战船加上普通渔船大概近二百条,然而要运载十五万大军安然渡江,还是需要不少时日。上游夷陵现被围困,不足为虑,但万一江对岸孱陵驻军与江夏驻军前后夹击,那就不妙了。我想亲自率江陵原有越军出城警戒江夏方向突袭,不知道殿下能够信任么?”

  我惊喜地握住他手:“于兄!”

  于景庭微微地笑:“不要谢我,我只是想到江陵两万守兵无处安置,不如现在立些微薄功劳,也好让魏朝廷放心。”

  连续六天,十四万大军终于全部趁夜渡江。我留下一万军队和两名文官继续驻守江陵,将要离开当日,于景庭忽道:“殿下能否再等一日?”我询问地看向他,于景庭这才不慌不忙地补充,“我想与殿下一起渡江。”

  直到于景庭与我坐在船头,眼看着江陵城愈来愈远,我感动喜悦之qíng还是溢于言表:“于兄,你跟着我,可要做好挨骂准备。”

  于景庭翻着书道:“有殿下骂声高山在前,于某骂名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

  “战场艰险,于兄也要时刻做好吃苦受累准备。”

  “难道于某身份比殿下还尊贵?”

  “要是面对故人……”

  于景庭正色道:“战火之下总有牺牲,殿下所承受比于某要多得多。”

  我好奇地伸手翻他书页:“于兄在看什么书?”

  “兵书笔记。”于景庭皱眉,“我多年看兵书时总结一些体会与要点,现在重温一下。既然做你谋士,总不能两眼抓瞎,什么都说不出来。”

  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你是临阵磨枪!”

  于景庭从书中抬头,看了我好一会,用他一贯略带书生气语调:“若为博英雄一笑,原来也值得倾城相送。”

  靠岸之后,将领们都在岸边迎候,于景庭与我下船,仍旧手不释卷。等我将他要作为军师随军消息向诸将宣布过,他彬彬有礼地朝众人一揖,认真道:“在下初来乍到,只是为越王殿下参谋,攻城作战还须仰赖各位将军,望千万不要以于某别为异,而以得胜破敌为要。倘若诸位愿与在下结jiāo,我定然来者不拒,以诚相待。”

  我笑着搭住于景庭肩膀以示支持,向众人道:“大军即将经过孱陵,你们整顿好各自军队,半个时辰以后到我帐中来,商讨一下进军方略。”

  于景庭随我走向营地,低声道:“那位监军大人,要不要特意拜访一下?”

  我笑:“军师真是面面俱到,一心为我分忧,你再多表现一点,我就要感动落泪了。”凑到他耳边道,“田文良不用管,由他去!”于景庭眼中掠过一丝诧异,但没有多问。

  孱陵本是个小城,战略地位远不如江陵重要,但因为与江陵分居大江两侧,城中也有八千驻军,县令和守将都是名不见经传人物。他们显然事前未接到建康朝中任何指令,也没有实力与魏军数十万人对抗。听说江陵投敌后只是闭城不出,并未像江夏一样试图出兵骚扰,也未与南岸其他城池形成呼应。

  然而襄阳失守,蜀中失控,继而江陵不战自降消息终于刺激到赵誊,令他开始将注意由对岸喧嚣中御驾亲征江德身上,转到了上游悄然无声魏军身上。似乎在经过这么久对峙之后,他才猛然意识到qíng势紧迫程度,明白了魏军真正意图。

  于是在大军渡江数日之中,连续从建康传来消息,都是赵誊正积极筹备大批军队前往上游增援,企图将魏军前进脚步拦截住。同时沿江各重要关口都加qiáng了防卫,所有守将与官员接到严令,若再丢失一城,便要株连其在建康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