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说话是什么意思,不过是说我要是非要难受,就会牵连太子也跟着难受。可是,死的不是他林太医的爹,也不是他舅舅,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不打算理睬他。
等我起来,头也不昏了,又让huáng瓜去替我看了看,老崔chuáng前也收拾gān净了,擦gān净了血迹,喷了香,一点腥味也没有了,我这才小心翼翼的挪到老崔chuáng边。他已经醒了,靠在一个苏绣的贵妃大靠枕上,头发散开,如瀑一般的漆黑长发散在肩膀两侧,颇像是传说中那些脆弱俊美的魏晋风流。他旁边是一个清俊的小厮捧着玛瑙碗喂他吃药。
他看我过来,就抬起眼睛看着我,动了一下手指,让那个小厮退到一旁。
我伸手摸摸他的额头,还有些热,我问他,“醒了?”
他说,“醒了。”
我问,“还能活?”
他想了想,“应该比你活的久。”
我一拍手,乐了一下,“那就成。”
我坐他chuáng边上,拉着他的袖子说,“既然能活,那就先养两天,后面的事qíng还需要你来cao办。舅舅的丧事要好好的办,选墓地,选寿材,请和尚道士做水陆道场,应付各家亲戚朋友、王公大臣们的吊唁,上奏折请皇上赐谥号,请祥贵妃加恩的懿旨,这些事你都要自己来做。舅舅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可要好好把他发送了。”
崔碧城垂了一下眼睑,丰厚的睫毛扇子一般遮挡住他的眼睛,只在苍白的脸上留下一抹淡淡的yīn痕。
然后,他一字一句的说,“什么?发送?”
这个时候,他却笑了,竟然有些妖。
“我爹现在就用昆仑寒玉镇着,停放在我这个留园之内,留个十年八年的不会坏!我爹居然在我面前让人杀了,要是不查到把整个雍京翻个底朝天,我就不是崔碧城!”
铛!
那边有更香燃尽,铜珠滑落敲打在银盘上的声音。
我一看,正好三更。
第140章
雍京风云就好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前些天雍京九城封门,过往行人无论为官做宰的,还是市井匹夫,一概追问祖宗八代,连我出门在雍京城闲逛要是没有东宫令牌都寸步难行。
在那个时候,要说国舅爷当街被刺杀可是震动朝野的大事,可是现在风头一转,以刺客当即被诛杀,太平盛世不可妄动gān戈为由,本着人死入土为安的悲天悯人的qíng怀,朝廷下旨,崔言之事到此为止。一天后,整个雍京被另外一个谣言震惊了——老三羽澜要娶老婆了!
羽澜有一个从小就定下的娃娃亲,就是他另外一个表妹,如今的东宫诸妃杜明鹤的堂妹,杜文鹤。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杜姑娘一定会入主嘉王府,可是,如今老三要另娶的谣言就好像三月满皇都的柳絮一样飘来dàng去的,在雍京城漫天打着漩。终于,端午那天,大正宫传出明旨,册封文王女公子戎长安为皇三子嘉王嫡妃。
这下子可乱了,整个雍京好像山崩海啸一般,顿时炸窝了。
文王女公子出身极其显赫。
第一代文王戎丙丁是大郑开国元勋,千年前八方诸侯盟主,手握百万大军,戎马倥偬一生,战功彪炳史册,我祖祖祖……爷爷太祖皇帝亲封的血统诸侯,世袭罔替的尊荣!
千年来,王侯将相权力更迭,皇族子孙尚且各自飘零,似乎只有戎家岿然不动。
这个新聘的嘉王妃的亲爹在军队虽然没有确切的实权,可是文王世家千年来却是军方的jīng神领袖,几乎是一呼百应,只是,他们戎家好久没有呼了,说来,似乎好像也有二百年了吧。
端午这天是太子十九岁寿辰,我进宫拜寿,酒杯还没有端稳当,就听见这么个旨意,让我一下子什么胃口都没有了。
太子文湛似乎并不在意,他微笑着对着前来拜寿的嘉王羽澜说了句,“恭喜,娶妻求淑女,三弟好福气。”
嘉王此时似乎很腼腆,深深的躬了身子,“羽澜福薄,半生孤寒,无缘得一红尘知己。如今是父皇的恩宠,戎家女公子的错爱,羽澜诚惶诚恐。”
我在一旁听着,感觉怎么那么不对味。
不管怎么说,老三这是娶老婆,不是被流放,听他这说话,让他娶戎长安,好像委屈他了似的。
我在这边坐着,看着文湛羽澜兄弟两个虚qíng假意的寒暄,忽然想起来,今天崔碧城也来了,他钻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