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个将军做老婆_作者:天远大(44)


第二天大早,耿秋和阿清就起来了,婆婆也弄好了早餐,就是稀面糊和小菜,就是普通的早餐,但他们走的时候,婆婆又给他们一人包了两个粗面菜饼子,让他们带在路上吃。这种招待,在他们家来说,也算是高档了。
在回家的路上,阿清说:“我们这收的粮食每年都有一大半要买掉,得jiāo税收呢。能有个三百斤余粮就算是收成好了。遇上年成不好,全部卖掉还不够jiāo税呢。而且除了这个税之外,还要jiāo人头税。”
“那我们家要jiāo税吗?”耿秋连忙问。这可是个得关心的话题。要是税收重,岂不是雪上加霜。
“要啊,你们家jiāo的少,你们家有点特殊,你和阿昊两个人只jiāo一份半。等以后阿牛满十四岁了,他就得jiāo一整份了。你看我们家,吃饭人多,jiāo的也多。还有你家不用jiāo土地税,我们得jiāo。所以大家bī着你们带进山打猎,也是没法子,一年累到头,混个半饱就不错了。现在能多点收入,哪个不眼红。”阿清叫他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和他念叨一下,让他明白村子里人其实也不坏,都是被生活bī的。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平日里互相帮助一下,和气一点,总归没坏处。
阿清除了出嫁的姐妹外,家里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弟弟和十一岁的妹妹。弟弟一直在念书,借读在姐夫的亲戚私塾里,妹妹也开始慢慢相人家了,都是需要银子。而且他有三个孩子。所以他家的负担也很重。阿清自己也念过书,不过只念了两年,这个弟弟念得多一些,因为学得好,准备考秀才呢。就这样,阿清家在村子里也算是家境好的人家。
“没事,女人要jiāo税吗?”耿秋转移了话题,他知道村子里人真坏的没有,但有时候,有些事qíng,也很令人心烦。
“不用。阿昊不同,所以他jiāo半份。男丁也要成年才jiāo人头税。另外还要jiāo土地税。我们村子里田少,土地税还算少。因为大多数田都是自己开荒的,并且在荒坡上,山沟沟里,官府也查不了。你家没有地,现在开出来的那块地,五年不jiāo土地税,再过五年一样要jiāo,因为这块地太显眼了,不象大家开的荒地,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查也难得查。官府一定会查到的。”阿清解释道。
“哦。成年男子jiāo的人头税是多少?”耿秋又问。
“一个人一年jiāo130个大钱的人头税,到55岁才不用jiāo了。土地税,一亩良田500个大钱呢,差一点的也要200到300个大钱一年呢。象我今天卖掉的粮食够我们家要jiāo税的一半了。还得再卖掉一回才能凑够数。不过那样一来,家里的粮食就不够吃了,起码有一百五十斤的缺口。我们就得多吃菜,到了冬天几乎家家都会吃把萝卜和白菜当饭吃,就是为了省一点口粮出来。”阿清告诉他。
其实今年的收成真的算不错了,要不然哪里会只有一两百斤的粮食缺口,有时候,粮食只够吃一半的,那时很多人家就全年半饥半饱的过日子,再差一点,就得饿死人了。其实光靠种这点田,村子里的人早都活不下去了,家家户户还会打柴去卖,现在马上就到打柴的最佳季节了,有的人还会弄点小吃食去卖,有的家里也会养猪养jī去卖,再者女人家也会做点绣活去贴补生活。实在不行,也有人去卖苦力打零工,再不行就卖人啦。总之,老百姓的日子难过。
一提到税,耿秋心里就发慌,家里本来就穷的狠,哪来余钱去jiāo,没想到,暂时来说,他家只需要jiāo不到200个大钱,提着的心也放下来了。200个大钱,怎么着都能凑出来。最不济也可以多来卖几趟柴禾。
他这种想法,要是让阿清知道了,只怕又得提点他一翻了。要知道,200个大钱,对于穷人家来说,可不少呢。至少可以买几十斤粗面呢,省着吃,就够他们这样的大家庭一家子嚼用个把两个月呢。只不过耿秋家买的粗面粗粮,都是不是这种最差的,要稍微好一些,200个大钱,也够买二十来斤。其实也是他和阿昊半个月的口粮。

☆、第23章 亲人

家里也没多少活儿可gān,耿秋和阿昊也懒得和村子里的人抢着砍柴去换钱,反正家里存的柴还很多,等别人都砍过了,他俩再去捡漏。两人一合计,gān脆带着阿牛去镇上,顺便带了几捆柴去卖掉,准备去买些过冬物质。
三人转了一会儿,他们只带了二两银子,准备买些粮食,一chuáng厚棉被。不想在铺子门口,阿昊突然盯着一行两老一小三个人瞧,那三人也盯着阿昊看,过了一会儿,那老头子不敢确定的叫了声:“昊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