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辞_作者:令尹天阑(124)

2017-03-01 令尹天阑

“会。”俞景年不假思索的答道,“爱是付出,而非索取,我愿爱他,便只爱他,倾尽此生,碧落huáng泉。”
倾尽此生,碧落huáng泉……
你是否也是这般执着的爱着他呢……

第64章 ·第六十三章·薄雾浓云愁永昼

从楚家祠堂中得到的家谱被俞景年送到了户部,先由尚书整理,准备好相应的资料,再由俞景年送回到楚九歌那里,不过令众人吃惊的是,楚九歌的祖辈竟然并非姓楚,而是姓何。
这么说来,与南国王室也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谱上的第一个人是何浅忆,幼时因为战乱失去了父母,便在寒山寺剃了度,后来被年轻时的南成王何君颜收作了养子,带在身边南征北战。后来南成王统一了江南,改国号为‘南’,有了公子乾和公子玖,便让何浅忆入朝为官,做了护国大将军,并归还了原本的姓氏‘楚’。何浅忆之后的两代人都在朝中身为武将,直到我祖父的那一代,才改做了文相。”
楚九歌在家谱中的的确确没有看到一个姓常的人,可这也不一定代表那位常姓人士与他的祖辈无关,或许是楚家的女子曾嫁给常姓之人,或是常姓女子曾嫁入楚家。
关系越来越乱,楚九歌对于找到常姓人士已经不抱有信心,就在这时,恣睢突然开口问他:“要不要去严国走一趟?”
“严国?”楚九歌一脸疑惑。
恣睢点点头,“听细作来报,最近楚国内部动乱,有些高官甚至想要暗杀楚王柯,或许我们可以趁乱打劫,一举攻到楚国王都,所以我想去比较近的严国待几日看看形势。那边虽然比较冷,可是风景却不错,以前你也没有机会好好逛逛,若是你想的话,不如与我一同前去。”
楚九歌先前曾到过严国,知道那里的冬天很难熬,积到脚踝处的白雪,能够chuī折枯木的寒风,想想都冷到了骨子里。可看到恣睢那双沉静的眸子,楚九歌就知道,身为人臣,自己必须跟随他,身为爱人,自己也要留在他身侧。
“我愿意去,北国的风景一定别有一番韵味。”
恣睢点点头,便命人开始准备,先前已派了几队人马出发去往严国边境待命,为的就是以便随时进攻楚国。而只有楚九歌心里清楚,今天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攻楚,全都仰仗于常凌歌生前的努力,若没有他,楚国朝廷内部绝不会混乱到可以让人趁火打劫的地步,他们也绝对没有机会统一中原。
望着神qíng黯淡的楚九歌,恣睢还以为他身子不适,关切的询问他哪里不舒服,楚九歌犹豫了半天,才开口请求:“我家的人世代效忠南王,如今我父亲生死未卜,兄长也积劳成疾,荒冢孤坟,十分凄凉。我只有一事相求,待得天下归一,能否请王上为他们正名,使他们不至于被人唾弃,死后也有个归宿……”
说到这里,恣睢疑惑的反问:“你的兄长?我从未听说楚知意除你之外还有儿子的事。”
解释起来十分麻烦,况且楚九歌对自己的猜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好先对恣睢讲了他和楚知意还有常凌歌的关系,并且澄清了常凌歌绝非细作的事。
“就算他是细作,时至今日,人已经不在了,我也不会追究他的过错。若他是功臣,则更不能让他蒙受冤名,过后我定会查明此事,还他一个公道,建造陵寝,追封爵位。”
听恣睢这么说,楚九歌终于安下了心,不知该如何感谢他。原本可以其乐融融的一家子,现在只剩下了他,和生死未卜的楚知意,好在他身边还有恣睢相陪,否则真不知道要怎样度过这难熬的岁月。
恣睢知道楚九歌怕冷,便提早命人给他做了套夹绒的棉衣,领子与袖口是玄色的绸缎,其余则是暗绣凰图腾的白色锦罗,楚九歌束起发冠,换上这件衣服,再没了那柔弱的琴师气质,反而平添了几分侠义之气,连他自己都说:“配上把剑,我是不是就可以闯dàng江湖去了?”
说这话的时候,恣睢拍了拍他还不能动的双腿,调笑道:“你这个样子去闯dàng江湖我可不放心,还不如就把你关在被窝里好好休养。”
这些日子两个人成天腻歪在一起,导致花亦怜有了很大意见,虽说他是自己的王兄,宠爱一个男人也没耽误朝政,可他一天到晚守在楚九歌身边,他根本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可怎么询问楚九歌有关昆仑的事啊。
恣睢决定去严国的事已经通告了文武百官,这朝廷大多是由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新人组成的,恣睢如此大胆的离开,确实有些不妥。不过他也是出了名了武君,一旦安了内,便立刻要扩展疆土,这一点,百姓们也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