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武林人士皆是身怀绝技,沈化风募集的也仅是些胸有报国大志的年轻人,临场发挥的能力自然要比御林军这种正牌军队,和武林里的老代表要好很多,恣睢思虑再三,终于决定让殷衡司担当此任。
因为战争集结起的这群有志之士,常常能做到士兵与细作想都不敢想的事,楚九歌实在是佩服恣睢的先见之明,同时也对这支特种部队抱有很大的期望。
“战事若真的爆发,你必须待在后方安全的地方,不要让我分心,好吗?”
楚九歌当然清楚自己就算在他身边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成为他累赘的道理,点了点头,可心里还是担忧着他的安危。其实,他真的很想在他身边,亲眼确定他是否安好。
南国的每一场战事,恣睢都是亲自参加的,自幼时便是。那时南王只是想将这个不受宠的儿子培养成一名武将罢了,从未想过把他推上王位。可这习惯倒是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君王亲征,自然会大大的鼓舞士气,可同时也有人认为,将朝廷置之不理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恣睢也饱受争议。
不过据他本人所说,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拼着血汗打来的,这样的江山,才坐得稳。
想来一定是少年时的经历,让他很没有安全感,害怕会有人像宋□□和韩千秋那样huáng袍加身,威胁到他的地位吧。
幼时的恣睢从来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也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登上王位,如今却不论如何都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为什么呢?
恣睢自己想,或许只是想让那人的不懈努力得到完美的结果,或者用自己的双手,亲自保护他吧。
自殷衡司被派入楚国内部,已经过去了一周之久,得到的消息,均是些韩千秋的登基大典在有条不紊的准备,楚国人民也很是拥戴这位武君的回禀。看来楚国人在柯的统治下的确很不满,久而久之已经变得麻木,如今韩千秋即位,他们又唤起了新的希望。
“若朝中大臣都支持韩千秋登基的话,那么上下一定是一条心的,等韩千秋登基后就会整治朝政,在没有机会给我们趁虚而入。也只能选在他登基之前筹备的这段混乱日子了。”
楚九歌所言极是。
在此之前,依照恣睢和楚九歌商量出的计谋,驻守严国边界的守军已经趁乱打劫,不动声色的将兵线推到了楚国境内,也就是说现在楚国王都距离边境并不远,打到王都也并不是件难事,若是进展的顺利,三两天就能攻进都城。
于是恣睢便在距离王都最近的严国边界,集结了首军与左右翼。
时间紧迫,没有太多的闲暇让恣睢jiāo代什么,在此之前,该说的,沈化风与俞景年已经对御林军说完了,如今已在战事即将开始的当前,恣睢只有一句话:“保住你们的xing命,让孤给你们的家人一个jiāo代!!”
楚九歌曾猜测过在开战之前,恣睢会给御林军怎样的训话,许是让他们不要退缩,鼓起勇气来面对敌人,许是往日的训练终于得到的施展之时。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恣睢会让他的士兵们保住自己的xing命。
这并不是对战斗没有信心,也不是刻意给士兵压力,只是希望按照那人所希望的,尽量将伤亡降低到最低。
站在高台之上的恣睢回头朝楚九歌一笑,似乎在问他:“满意吗?”
这一刻,楚九歌就知道,君临天下之人,非他莫属,真正得民心之人,非他莫属!
自高台而下的恣睢飞身跃上马背,这马的眼睛十分有神,似乎能通人意,通身漆黑,只有额间一点白。听沈化风说,这匹马的祖辈曾随着南成王南征北战,如今到了这一代,也依旧是血统优良的宝马。正如恣睢一般,血管里留着武林侠士的侠义之血,所表现出的王者之气也无人能与之匹敌。
就在发愣的当前,低沉的号角已经chuī响,楚九歌立即追上去,目光找寻着那人的身影,果真如此出众,即使身披甲胄,在万人之中,他也能第一眼看到他。
恣睢回头再次望了楚九歌一眼,看到后者的笑容后,终于心满意足,挺直了腰身,将七尺长剑拔出刀鞘,将士们士气十足的喝了一声,朝着恣睢剑尖所指方向进发,步子整齐,声音嘹亮。
“会胜利的。”也不知是说给莫怀chūn听得,还是说给他自己听得,楚九歌转身回到房中,将猫儿安置好,便披了狐裘跟着莫怀chūn一起走了。
“说起来,恣睢还真是召集了一群能人志士,他自己善使长剑与□□,许长qíng喜欢□□,至于俞景年就是龙虎爪,武器不同,却都武艺高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