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双璧+番外_作者:feitianyexiang(101)

2017-03-01 feitianyexiang

  小乔笑了笑,答道:“嫁给你了,自然跟着你走的。”
  “你父亲,姐姐……”周瑜想了想,说。
  “丹阳离这里又不远。”小乔说。
  小乔的声音很好听,就像静夜里流淌的一冽清泉,令周瑜心里的冰雪渐渐地化了。
  翌日鸟鸣不绝,寒梅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
  小乔与大乔前来见舅姑,孙权还没征战归来,只有孙尚香代替两家人接了妇馈礼,又拜过高堂。
  早饭时,周瑜说:“近几日我就动身回丹阳去了。”
  孙策一怔,拿着筷子的手凝在半空。
  “孙权一走,剩下吕蒙,”周瑜说,“我不放心。”
  孙策说:“原想着出兵荆州时,问问你意思。再过几个月走不成?”
  气氛有点僵,周瑜望向两位母亲,似乎在征求周母的意见,周母却说:“我就留在吴县罢,先不去耽搁你俩小日子,有孙夫人在,也好说说话。”
  周瑜点点头,孙策的脸又沉了下来,说:“那就去吧。”
  周瑜还没来得及出发,孙权就回来了。孙策成婚第一日,孙权紧赶慢赶的,终于抵达,却错过了昨夜婚期,孙策再次大发雷霆,让孙权跪在满是雪的院子里,教训了一顿。
  周瑜让人收拾了东西,换上官服出来,经过院前时看了孙权一眼。
  孙权在自己哥哥面前倒是怕了,支吾几声,抬眼看着周瑜。
  周瑜笑着说:“我可是被你给害惨了。”
  孙权说:“曹丕他爹说……来日请你喝酒。”
  周瑜摆摆手,说:“这酒不喝也罢,不敢喝他的酒。”
  孙权笑了起来。周瑜说:“来见过你嫂子,我这就走了,回丹阳去,好好跟着你哥,别再激他生气了。”
  孙权起来,与小乔互行一礼,周瑜便率军离开吴县。回丹阳时,又与吕蒙jiāo接了城中事宜,临别时,周瑜再三叮嘱,回去一切须得谨言慎行。
  回到丹阳后,周瑜忽然就有种回到自己家松了口气的感觉,一切没人看着,也无人管着,每日抚抚琴,读读书,小乔虽是世家之女,却将府上一应事照料打点得极好。
  冬去chūn来,今年不再有灾荒,也不再有兵祸,一切恍如隔世,吴县虽然距离丹阳不远,消息却仿佛离了上千里。在周瑜的治理下,丹阳屯粮百仓,井井有条。
  常有文士慕名前来,周瑜便每月初一、十五在府中设文宴,与文士们讲论天下大事。多年前荒废的医术,也渐渐捡起来了。
  唯一令他挂心的,是今年荆州局势。若能取下荆州,曹cao与孙策将划江而治。不知不觉间,当年的宏愿,走到如今,竟是已走了将近一半。
  年后,吴县传来消息,大乔有了身孕,小乔喜出望外,周瑜问:“要回去探望吗?”
  小乔说:“再过段日子吧,你不是还有事做吗?”
  周瑜正在设法朝会稽送信,笼络吴南大族,眼见要有成效了,待到孙策发兵时,也好作呼应。既约见了会稽的地方大族,周瑜一时半会儿也走不开。
  “要么我派人送你过去?”周瑜问。
  小乔说:“等你一同去。”
  孙策除了送信来,还送了个匣子,小乔莫名其妙,打开匣子看,里头是一捆线。
  “这是什么意思?”小乔笑道。
  周瑜没说话,片刻后答道:“收起来吧。”
  “这不是放风筝用的线吗?”小乔又说。
  周瑜说:“他的意思是,我是挂在厅堂里的那只风筝,他手里,握着牵着我的线,他让我回去,我就得回去。”
  小乔笑了起来,收起线。周瑜又叹了口气,回信给孙策,没有一个字,整张宣纸上面画了两个小孩在竹筏上放风筝。
  直到六月间,小乔也怀孕了,周瑜大喜,马上写信,这回换了鲁肃登门。
  鲁肃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个喜事。在这之前,小乔也有身孕了?”
  周瑜“嗯”了声,鲁肃说:“你娘和孙家老夫人点头了,若是一男一女,就指腹为婚。”
  “两个男孩呢?”周瑜问。
  “自然就是你和伯符这样了。”鲁肃说。
  周瑜笑道:“这日子可不好过吧。”
  鲁肃大笑起来,又正色道:“他要出兵讨伐荆州了。”
  “现在不能去,”周瑜说,“恐怕今年有涝灾,万一长江涨水,回都回不来。”
  鲁肃说:“这是去年大家都答应了的。”
  “你看现在的雨,”周瑜说,“下个没完没了的。”
  连日大雨,屋檐一直在朝下滴水,淅淅沥沥的。周瑜说:“这还不算,真下起雨来,荆州肯定也会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