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双璧+番外_作者:feitianyexiang(11)

2017-03-01 feitianyexiang

  周异年近五旬,须发花白,不住咳嗽,嘴里溢出血来。
  “少将军。”那传令兵道,“周大人被关在营地内一间木屋的地窖里,方才破营时,被敌军送到此处,料是想出山,我们追到时,敌方士兵朝周大人she了一箭……”
  周瑜跪在父亲身前,呆呆看着他苍老的容貌。
  孙策摆手示意不要再说了。
  旭日初升,山谷内洒满金晖。
  “瑜儿……瑜儿……”周异答道,“我……听见你的声音了,昨夜……就在囚牢外,我喊你了,你……没听见……”
  “爹—”周瑜发出撕心裂肺的痛喊声。
  “不许哭……不许哭。”周异艰难地咳了几声,口鼻中满是血沫,羽箭已深扎入肺,孙策不敢给他拔箭,生怕一拔就死。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周异疲惫地答道,“幸亏你来了……为父不必回洛阳,行那为虎……作伥之事……”
  “照顾好你娘。”周异又道,“咳……咳……年轻人,你……你是……”
  “周世伯。”孙策答道,“我是孙策,孙坚的儿子孙策……”
  “长……这么大了……”周异现出欣慰的微笑,“好孩子……”
  他握着孙策的手,将他的手按在周瑜的手背上,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周瑜发出一声痛苦的呐喊,仰着头,看见碧空如洗,眼中泪水不受控制地疯狂涌出。
  翌日。
  周瑜送亡父回舒县。停灵,发白帖,通知亲友,吊唁,布置灵堂,安慰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与祖母。
  周瑜表qíng麻木,为父亲的棺椁挂上白绸,披麻戴孝,周家远亲近邻、堂兄弟、堂叔伯都来吊唁,舒县县令也亲自来了,各个安慰周瑜,不可过恸,须得节哀顺变。
  周瑜只是点头,亲自为亲友斟茶上酒。
  那天华雄趁乱逃离,huáng盖率军追去,留下孙策,护送周瑜回到家中,一众女眷裁麻让周瑜戴孝时,孙策在一旁道:“给我也留一块,我家与周家是世jiāo。”
  女眷们纷纷看着孙策,孙策容颜疲惫,却依旧显得十分英俊,她们小声议论,又看着呆呆坐在灵堂内的周瑜,其中周瑜的一个堂妹便给孙策手臂戴上麻。
  孙策帮周瑜送走了客人,手执哭丧棒,坐在周瑜身边,叹了口气。
  “叹什么气?”周瑜终于开口问道。
  “对不起。”孙策道,“是我没用。”
  周瑜疲惫地笑了笑,说:“这怎么能怪你?生死有命,伯符,这次要不是你,我只怕就撑不过去了。”
  “什么话。”孙策哭笑不得道,“我娘常说,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有享不了的福,来日方长,你得照顾好自己。”
  chūn雨淅淅沥沥,又下了起来。
  两人并肩坐在屋檐下,看着雨水连成一条线,从天扯到地,又仿佛在一朵朵水花间诞生,从地飞上天。灰蒙蒙的一片,逝者如斯,化入山川,不舍昼夜。
  “你娘好点了吗?”孙策又问。
  “能进点粥食了。”周瑜答道,“我去看看她。”
  孙策提醒了周瑜,两人便一同入内去看周母,周母正在整理亡夫的遗物,带着侍婢们把积灰日久的藏书搬到阁楼上去。
  “娘。”周瑜进来道。
  周母点了点头,看看周瑜,又看孙策,虽遭遇了巨大的悲痛与打击,却勉力笑了笑,说:“策儿,这次多亏你了。”
  “应该的。”孙策道,“家父身在江都,一时无暇抽身,今日派人送了信来。”
  孙策摸出信,jiāo给周母,周母笑了笑,展开信看,上面qíng真意切,俱是孙坚的凭吊之意。
  周母问了些孙坚的家事,又问孙坚之母身体如何,吩咐周瑜起笔研墨,要给孙坚回信,周母问一句,孙策便恭恭敬敬地在旁答一句。周瑜则提着笔,在窗前按母亲吩咐,代笔给孙家回信。
  芭蕉叶被雨洗得新绿盎然,夜里,雨声不断,孙策脱了上衣,光着膀子,背对周瑜而坐。周瑜把药粉在一个小碟子里调开,给孙策上药。
  两人彼此之间长时间不发一语,这是周瑜一辈子里记忆最深刻的时候,正因为孙策什么都不说,他才撑过了这一段近乎绝望而漫长的日子。他什么也不想做,什么问题也不想回答,一切问他的,他不知如何开口,孙策便替他把话接过去了。
  夜里他们同榻而眠,周瑜躺着,孙策背伤未好,便只能趴着,同样也几乎不说话。孙策睡觉非常安静,一睡到天亮,周瑜醒来时,便看到孙策总是起得比他早,去灵堂里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