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包子洗白白_作者:林默momo(145)

2017-02-25 林默momo 娱乐圈

  往日种种,令他对面前这个男人又是尊敬又是感激,多年相处下来早已是他极为看重的良师益友,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眼下,看着对方摇摇yù坠却依旧恭敬跪着,嘴角没有擦去的鲜血,苍白毫无血色的脸庞,多尔衮竟一句重话都说不出口,前一瞬的怒火在这人的一跪之下竟根本烧不起来,他皱着眉qiáng忍下将地上之人扶起来的冲动,心中低叹一声,故意冷着一张脸似是十分不悦地冷声开口,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理由。”
  “呼……”容瑄见多尔衮的反应,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只要多尔衮愿意听,他就成功了一半,他的理由早已经和鳌拜说了一遍,此时不过是再斟酌一下词句和说法,力求说服面前的九五之尊。
  多尔衮看着那十几颗血淋淋的脑袋,又看看下面巴巴等着他抉择的百姓,还有因为失血过多昏过去的朱由检,陷入了沉思,他痛恨那些打着名族大义的旗号造反的人,也知道入关以来实行的亲民政策不是徒劳,所以在下达剃发令的时候他也曾犹豫,但想想那些居然猖狂到杀进宫里的刺客,他最终还是决定使用qiáng硬手段,如今一口气斩杀了十几个朝廷大员威慑力不容小觑,接下来他不要不踩着容瑄递上来的台阶收回成命呢?如此一来还能落个仁君的名头,真要是将剃发令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大清,会激起多大的民怨他也拿不准,虽然他有信心将所有的反抗都武力镇压,但百年后史书会如何说……
  手握生杀大权的九五之尊拂袖而去,没说杀,也没说不杀,底下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瑄亲王和圣上都说了什么,不过圣上似是很生气,但明明生气却没有责罚瑄亲王,这可如何是好?看着仍旧笔直跪在御座前的单薄背影,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众百姓皆是百感jiāo集。
  百官心下感叹瑄亲王与皇上的关系,这般在大庭广众之下忤逆圣意居然还能全身而退?
  兵士们仍旧沉浸在浓浓的不可置信当中,刚刚他们明明高举大刀,怎的忽然就动弹不了了?就算是再武功高qiáng也没法做到这种地步吧?瑄亲王难道是会仙术的天神?
  而那些从刀下捡回来一条命的百姓此时更是难掩激动之qíng,劫后余生的欣喜也比不上这位瑄亲王带给他们的震惊。这位瑄王爷于他们而言实在太过特殊,如今却是又爱又恨,恨他一个汉人却投靠鞑子,他的功勋和王位无不是建立在大明朝的灭亡之上,甚至,据说崇祯帝也是这位瑄亲王劝降的!这令大明子民如何能不恨?
  可是也因为鞑子的军队中有他周旋,才硬生生阻止了那些野蛮人烧杀抢掠的屠城行径,这一举又不知保住了多少汉人的xing命,至于鞑子入关之后一系列仁政的推出据说也都是他在背后极力促成的,平头老百姓们无法知道朝堂之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无法知道这位瑄亲王究竟说过什么,做个什么,但鞑子从前屠城之事人人有所耳闻,如今坊间流传的一桩桩一件件有关瑄亲王的事也必然不是空xué来风。
  更别提眼前的一幕,据说这位瑄亲王病重广寻名医,如今却撑着单薄的身子来替他们求qíng,有眼尖的人没有错过那苍白病容,更没有错过那呕出了两口鲜血,这样一个本身xing命垂危之人此时却依旧直-挺-挺的跪着,只为了保住他们这些百姓如糙芥一般的小命。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便坊间传闻都不可信,如今亲身经历的一幕却如何也做不得假,这位年纪轻轻的瑄亲王……
  正在众人万千思绪纷至沓来之时,一道圣旨降下,容瑄竖着耳朵凝神去听,多尔衮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圣上爱民如子,不论满汉皆是他的子民,故而剃发令只会用来惩戒那些野心勃勃、别有用心的谋反之人,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这才是一个明君,一个仁君做出的正确决定啊!
  当容瑄听到多尔衮给京城每一户人家都发放了一笔安抚银子时,心中不禁感叹对方的聪颖,一点就通且能举一反三,这般震慑之后再塞颗甜枣的做法虽简单却十分有效,至少那些险些丢命的百姓得到了安抚,对大清的这位满人皇帝也必然有所改观。
  只不过……
  一道圣旨洋洋洒洒的读完,有人欢喜当然有人愁,所有的百姓都可自行回家,不必再在午门心惊胆战地跪着了,然而圣旨中却只字未提容瑄,是奖是罚?
  抬头看向大太阳底下的那道单薄背影,虽然依旧跪得笔直,但从那偶尔一瞬的摇晃便可知晓此时的容瑄怕是也快到极限了吧!众百姓的鼻头忍不住一酸,眼眶也微微泛红,一时之间竟没有一人离开,原本站起来的几人也都默默的跪了回去,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不过是微尘一般的平头百姓,却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虔诚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