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_作者:云岁意(27)
也不知道是没看上他这二两银子还是怎么,指挥下属绑人的禁卫军官冲他森冷一笑,倒是回答了他的疑问:“各位也都是青年俊才,当初也是好不容易才考上进士,有了这般成绩的,就算暂时没能补官,还是努力读些书为好,管不住自己的舌头四处造谣,最后只怕连功名都没有了。”他冷脸看了一眼陈见明:“你也好自为之吧!走!”
说着,几个禁卫拖着一脸惊恐的友人,就这么出了小院门,很快就消失在了街道的拐角之后。
陈见明就算听到了那个禁军的话,也仍然摸不着头脑,听起来像是友人在外说了什么不太好的话,因言获罪,这才被人抓走,而且事qíng还很严重——可能会要剥夺他身上的功名。
对一个其实家底并不丰厚,靠身上的功名才有如今地位的人来说,这无异于要了他半条命。友人带来的书童显得极为慌张,他也不知道自家主人到底是说了什么犯忌讳的话,陈见明受他拜托,加上自己也有些担忧,便出门打听qíng况。
一个好不容易拿到了喜爱已久的竹简,就一头扎进书山文海中的呆子,记忆还停留在江敏得了状元,成了这京城近些日子最为热门的招婿人选上,为好友感到高兴,又想起前事感伤许久的陈见明,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了学习上,直到出门探听,才得知了之后的变故。
而他京中好友的入狱,其实也同江敏此事有关。他们这一批还在京中等官的士子们,此次一口气被抓进去了足有六七个,都是因为在背地里传播中伤江敏的流言,而且还添加了些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之语,这才被抓了起来,等待处理的。
告诉他这些事的小官,现在正在御史台中任事,看到陈见明,对他印象还好的小官忍不住出言提醒:“你最近也要注意些言行。”他压低声音:“已经有御史准备参我们同榜还留在京中等官的士子了,你又与被抓者同住,小心被当做典例被他提出来指责。”陈见明谢过他的好意,略坐了会儿,就起身告辞。
陈见明从同榜友人家中出来,只觉得眼前一片茫茫,这到底是些什么事呢?!若是……
他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们,在心里暗暗下了个决定。
注意到了谢承宸这些天来的压抑,夏亦真也做了些准备,把那些无事生非的士子们往牢里一关,就入了宫递牌子见了徐太后,如此这般一说,等谢承宸下了小朝会,面对他的不仅仅是原本要给他汇报谣言处理事项的夏亦真,还有这些天老往他这边跑的王义:“太后今日有了个新想法。”
谢承宸只觉得自己胃里一翻,唇舌发苦。
☆、第十八章 一日闲
让谢承宸大感安慰的是,徐太后的新想法,并不是又琢磨出了什么新菜式,或者是把她的“拿手”好菜摆出个宴席来,让大家好好“欣赏”,说实在的,如果对象不是谢承宸,徐太后并没有什么想要下厨的动力。
由夏亦真提议,徐太后首肯,谢承宸就这么“被”带出了宫玩耍。要说谢承宸最佩服元朔帝什么,就是他总结并且推广的官制,当时jīng简下来的官员反抗力度之大,就算谢承宸当时还只有四五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初就是为此被元朔帝抱过去养的,为的是如果朝臣宫变,元朔帝能保住他的安全。
不过最终,那场几乎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政变,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元朔帝牢牢的把控着军权,他本身又是运筹帷幄的将军,给他三百健壮太监,说不定都能给他闯出一条路来,没有十足的把握,谁敢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起事呢?
然而那个十足的把握,始终未曾到来,久而久之,十余年下来,大家也都习惯了jīng简而高效的官制,也没人再提及反对之事了。从这之后,谢氏的皇帝,就多出了不少能够追求自我爱好的时间,众多奇闻异事,流传后世也成了一桩美谈。
只可惜奠定此基础的元朔帝,自己却没能享受多少成果,因为旧伤和多年的殚jīng竭虑,早早的就驾崩了,把位置留给了长子谢承宸。
作为受益的第一代子孙,谢承宸在看过必要的奏折之后,没等宫里御膳房的午饭,换过衣裳,就跟着夏亦真溜出了宫门。听说谢承远为此还跟徐太后哭闹了好一会,想跟兄长一同出游,被徐太后含笑品茶欣赏他满地撒泼的模样,深深的挫伤了尚算幼小的自尊心……
虽说谢承宸并不是没逛过京城,但他能出宫的机会毕竟有限,像是现在这般,不仅可以在外玩耍一天,还能留宿一夜,更是从未有过,种植祭祀用的稻谷时,他也只是老老实实的按时按刻的往返于宫城与双溪寺之间,只对这一段路途尚算熟悉。京城周围到底有些什么样的景致,大多还是从官员们在城外园子里所做的诗词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