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_作者:云岁意(61)

2017-02-22 云岁意

  谢承宸纠结了一会儿,就把这件事放到了一遍,等会可是大朝会呢,他得把心思更多的放到正事上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看透了这吕主事表里不一,宽于待己,苛以待人的本质,谢承宸看着他再度叫嚣的言辞,竟然已经不再觉得生气,只把这人当做哗众取宠的小丑罢了。
  心里还有一点点暗暗的期待,等着《朝闻速报》把你八一遍,到时候有你好看的!且让你在蹦跶一段时日吧!
  完全不知道谢承宸想法的吕主事,对于自己勇于跟外戚做斗争,敢于提出朝中同僚不敢说的意见,直言进谏,为此不畏艰难险阻的奉献jīng神,十分的感动。
  自认为已经是清流中的中流砥柱,名声大振,是众人的道德楷模,升官受重用就是眼前的事。如果没有,也并没有什么关系,自己说的是对的,只是皇帝昏聩,并不能接受这样的良药苦口罢了,但这样,更显出了他行为举止的男的与可贵。
  跟在史书中千古流芳相比,这点功名利禄的缺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反正他也不缺钱用。
  但面对众人的chuī捧与重视,还没有享受两天的他,这天却明显感觉到了众人态度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众人关注的中心了。这个众人,特指的是三品以下的官员,一二品的重臣,跟他们所在的不是一张门。虽然不至于冷落他,但与前些日子的待遇相比,明显下落了两个档次还不止。
  再看看众人关注的中心,确实那个有名的死抠户部于侍郎。看到是他,吕主事就更不开心了,当初吕主事在户部当主事的时候,就是在于侍郎手底下工作,可是后来于侍郎升迁当上了侍郎,他却被调去了礼部负责点小事,差距越来越大。
  再跟周围的同僚一打听,于侍郎是因为受到谢承宸的看重,而受到人追捧的,吕主事心里更是愤愤不平。
  但于侍郎出身贫寒,妻子也只是当初供他读书的邻家少女,实在没有什么裙带关系可言,吕主事憋了半晌,最后也只能恨恨说一句:“只会写些媚上之言,上不得台面……”
  对于死抠于侍郎来说,这样的话语,甚至无法让他回过头来,跟吕主事多说两句什么。
  因为不值得。

☆、38|第三十八章 一长成

  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着看《朝闻速报》的新连载,接着还有每天都非常多的政事要处理,再加上他年纪还小,在徐太后的示意下,每天还需要完成一定的课业,原本的太傅唐明见,每隔上三四日,都会来抽查或者给他布置作业。
  其它的老师没有唐明见这般高的地位,能够又抽查或者考试的权力,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放弃了对谢承宸的影响。
  为什么朝堂上往往有着那么多的党派纷争?为的可不仅仅是利益上的纠葛。
  在同乡、同榜、同窗等利益团体中,共通的一点,往往是政‘治上的见解,偶尔还要加上学术争论。比如汉朝时儒家与道家的学术正统之争,除了互不相让的争论之外,利用政事打击不同意见者,也是常用的手段。
  后世儒家成为正统,但内部还有不同的对经典进行解释的流派,互相之间的争执,也是十分激烈和残酷的。
  在这些政见的互不相让中,他们最想得到的支持,就是皇帝的认可,这让他们能够占据主动的地位。尤其是个励jīng图治,手掌大权的皇帝,更是他们眼热的对象。
  在这个方面,元朔帝更加倾向于法家的学说,他喜欢用严格的高效的制度,来治理国家。谢承宸自己的政见,却还在形成当中,与元朔帝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这也就给予了他的老师们动作的余地。
  送走了现任工部尚书的老师,谢承宸忍不住揉了揉额角,这些理论上的内容,都是出自那几本经典,但各人又有各自的理解,谢承宸受到这么多年的严格教育,面对这些从数万万人中脱颖而出的大儒学者,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这个国家里,从来不缺少天才。
  日子过得如此充实,谢承宸几乎没有时间去想他跟夏亦真之间的问题。
  但这也仅仅只是几乎而已。
  午夜梦回,谢承宸猛的从睡梦中醒来,感受着里衣上奇怪的触感,他忍不住红了脸颊。
  对于一个连男女之事都还很懵懂,周围甚至没有正常的能跟他讨论一番这种事qíng的乖宝宝,谢承宸必须得承认,双溪寺的那个夜晚,他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震撼。
  不管是那件事发生之前,发生的过程,还有最后激烈得让人尾椎发麻的感触,以及最后的最后,他顶着夏亦真的那一下……都足够的震撼人心,尤其是跟他一起做这件明显不符合道学模范要求的事qíng的人,想不留下深刻的印象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