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臣扶良_作者:沥沥在木(3)

2017-02-21 沥沥在木

  史曰:“纪国有女昌乐,年芳十五,出降周饶,路遇盗匪,死于乱刀之下,葬于野láng之口。”

  ☆、遣离望之

  昌乐之墓就在眼前。

  扶良伫立于荒天雪岭之下,望着纷乱的风雪和随意堆砌的空xué,没有再往前迈出一步。

  良久,衣帽上厚重的雪团随着移脚的动作零落,他的周身开始冰冷彻骨。

  “公子,咱们回吧。”

  身旁的侍从掌灯引路,关切地往他怀里放了个暖盅。

  马车经过行人稀少的琼花桥,往前一里,就是戒备森严的王宫高墙。

  戌时将至,通往祝由树的石板路倒映着灯盏花素,影影绰绰的光悬在琼花拱桥的琉璃盏上。

  明暗分明的光线引来了扑火的流萤。

  绮丽的灯火——

  扶良笑而不语,念着传召未归的父亲,缓缓放下轿帘,却瞥见了风月馆外那匹低头打转的白驹。

  是他……

  回来了么。

  扶良垂着眼睑,再摆手,已经远离了弄月馆。

  弄月馆内,饮酒哼曲的男子坐在临窗的歌楼,半醉半醒半睡。

  美人如花,正是一茬开败一茬新。

  然,登上非雪亭的扶良并不知晓,光风霁月,世事难料。

  生来美如妇的他,已是王宫贵胄预料摆弄的棋。

  “父亲大人。”

  扶良在修葺一新的宗祠里望见了他敬重如初的父亲。

  扶叔夜背对而立,负手,“望之,你叔父病重,我已吩咐底下一gān侍从,亥时你就启程去义乌吧。”

  不是明日,亦非缓月,扶叔夜命他即刻出发。

  他的父亲一挥手,招来门侍,将备好的行囊和食盒jiāo给随侍而来的婢子。

  扶良便知,此番出行可能数日数月。

  他目光炯炯,跪坐于蒲团之上,“父亲大人,为何……要故意支开我?”扶良不求闻达,不求微山,只求父亲为其解惑。

  他的父亲一直规避于他。

  自济宁王传召至今,他根本没有注意到他腰间系反的腰带。

  他的父亲,曾是何等重视修身。

  “望之,凡事预则立。若你想保住扶氏根脉,就远离卫和,走得越远越好。你叔父的病就只能靠你了。”

  扶叔夜转过身,紧锁眉头,沉吟良久。

  叔父之病——

  扶良知晓父亲的用意,他非药师,但有非走不可的理由。

  “父亲大人,望之定不负厚望。”

  扶良拜了列祖,起身朝着父亲行了一个作揖礼。

  在扶叔夜面前,他从不自称扶良,他的父亲常唤他望之。

  扶望之,扶望之……

  隔了门槛,他与扶叔夜靠得很近,又离得很远。

  扶叔夜移步至宗祠门前,遥望着扶良随灯盏远去的身影,直至光影消失不见。

  他的孩儿,原是玉树临风之君子,前途似锦,又岂能被他所累,被纪国所迫。

  抿唇走出雕花梨坎,扶叔夜安cha的护卫正一路向南。

  “公子,还有三里地就到义乌城了。”

  绝尘的马车自暗道避开了城门守夜的官兵。

  跨马的侍从在夜色中不敢迟疑,巡视了一圈,等到瞧见四面八方投she的月光静谧下来,才降下马头,拉开被霜雪沁湿的厚实车帘,告知马车中向来宁静之人。

  然,风刮了良久,直到有护卫挑灯过来,灯火通明时,他们方才知晓,马车上的扶良公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不好,公子逃了!”

  从卫和至义乌,竟无人察觉,他们绝顶聪颖的扶良公子,已然用金蝉脱壳之计返回了卫和主城。

  ☆、困身扶灵

  扶良失踪已有十日。

  等再转眸,yīn霾已经由朝堂上的分崩离析落入了久久未曾平静过的丞相府邸。

  正如扶叔夜心中所料,晌午刚过,济宁王的贴身内官崔福就领着王宫禁军到了府邸石阶下。

  禁军包围整个丞相府邸时,扶叔夜脸色有些暗,眼神中的咄咄bī人化成了对扶氏一族即将面临之噩耗的忧虑。

  扶叔夜被投入王宫死牢。

  那日,济宁王下诏:丞相扶叔夜对朝中大事敷衍塞责,尸位素餐,以致玉毁椟中;而今,罢黜丞相之位,扶氏一族灭其门,仆从及幼连坐;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丞相府邸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