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之为huáng哥的男子,名叫huáng丰茂,村里人都称他为huáng大郎,是村长huáng文星的独子。虽然huáng家这一只一直世袭村长之位,但是到他这一代,其实已经单传五代了。因此,huáng大郎虽然才二十多岁,却已经有了两个健康的儿子,还即将迎来第三个,哪怕这一胎不是男孩儿,也足够他们家欣喜若狂了。
要知道,大庆朝千百年以来都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可以说哪儿哪儿都好,奈何唯独在繁衍上是个短板。百姓还好些,身qiáng力壮的大多都能有两到三个孩子,一般的也能单传下来。然而富裕人家,甚至皇亲国戚,哪怕姬妾成群,得到孩子的几率也是屈指可数的。
可想而知,孩子在大庆朝人的心里的重要xing。
“真的啊,那可是好事儿啊,恭喜你啊huáng哥!”安逸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他当然明白对方的心思,有了这三个孩子,他不但使得自己这一支脱离了单传的命运,对于以后的发展也是大大的有利呢。
☆、第二章
第二章麒麟哥儿
在大庆朝,虽然地广物博,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安逸,但是人丁却过于稀少,国内能利用的上的土地,还不到良田总面积一半。因此,别说男孩儿,就是女孩儿,只要能开垦,国家都是支持的。
甚至大庆朝还有一条基本国策:农民除了自己家里私有的田产外,每个新生儿还可以额外享有两亩地的荒地开垦权。待该新生儿长大有能力开肯后,头三年免所有赋税不说,第四年即可正式过户,享有个人私产的一切待遇。
当然,除了每个人都有的两亩开垦权限,如果还有人想要开垦土地,国家也是支持的,依旧是头三年免赋税,但是为了防止胡乱开垦,如果第四年亩产份额低于最低限度,jiāo不出应有的赋税,不但开肯后的土地要被回收,还会有一定额度的罚款呢。
历史上就有那贪心的人,一次xing开垦了十几亩地出来,却因为人手有限,分身乏术,以至于田地的收成都很不好,最后土地被回收,又被发了一大笔罚款,落得个倾家dàng产的结果,让人不胜唏嘘。
所以,开垦需谨慎啊……
安逸心里天马行空的想着,跟那位huáng哥拉了几句家常后,继续向前走。
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了,田里的人们除了注定要晚到的huáng嫂外,都已经各自寻找yīn凉的地方吃饭兼休息去了,而且安家的土地距离村子还比较近,因此,安逸之后没再遇到什么人不说,很快就到了自家田地的地头上。
“爹,娘,大哥,吃饭了——!”安逸冲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几个熟悉而忙碌的身影大喊着。
“来了来了,好饿啊,终于能吃饭了!”安家大哥安达最先响应,把手头上的麦子一割,直起身提着镰刀就三步两步的快步走了过来,“阿逸今儿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啊?有ròu吗?”
安达是个无ròu不欢的,兼之自家弟弟手艺绝佳,又鲜少下厨,他劳累了一上午,唯一的念想可不就是午饭这个时刻嘛。
“有,给你做了排骨呢,糖醋的。快来吃……”安逸笑了,揭开盖着一层薄薄的保温棉被的篮子,让他自己取饭。
“你这个家伙,gān活磨叽,吃饭倒是跑得贼快啊!”已经走近的安父正巧听到他们俩这句话,对着安达就嗔怪了一句,转头就给安逸出坏点,“阿逸啊,你就不该给他准备排骨,直接给几根萝卜青菜打发了得了,多làng费啊。”
知道自家老爹是开玩笑的,安逸也不吭声,只笑了笑表示知道了。
安逸不当真,那边被说的安达却信以为真了,还以为之后几天真的没有ròu吃了,急的火燎火燎的,“爹你咋这样呢,我啥时候gān活磨叽了?你可不能冤枉我!”
“阿逸,你可别听爹的,你哥我现在gān活比爹都快呢,可辛苦了!正需要吃ròu补补呢,你可不能断ròu啊。”
安逸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相信了他的话,转头喊了声娘,算是把这个话头躲了过去。
“来啦。你午饭吃了没?”安母周氏走到近前,喘了口粗气,又用脖子上搭着的毛巾擦了把汗,这才接过安逸递过来的碗筷准备吃饭。即便是多年来gān惯了农活的农村妇女,周氏毕竟年纪不小了,而且今天还是第一天麦收,猛地一下子忙上来,她还真有些不适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