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安逸把书册看了一小半之后,天色渐暗,外出gān活的家人快回来了,让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爱书,去给自己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做晚饭。
晚饭不适合大鱼大ròu的吃,一是怕积食,不利于养生;另一个就是劳累了一天,身心俱乏,根本就没那个体力享受细嚼慢咽的过程。所以,安逸直接打了ròu卤子,一人给下了一大碗面条,带汤水的那种。
安家父母和长子回来后,先去院子里另盖的浴室洗了个澡,洗去了一身的尘土和疲累,随后捧了个海碗吸溜吸溜的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相较于中午有说有笑又唠叨,晚饭的时候可以说是鸦雀无声。三人都累得连说话的*都没有了,快速的吃完面条,一抹嘴碗也不收,就梦游一般各回各屋,睡觉去了。
安逸:“……”
看来,除了午饭和晚饭,下午还得加上一餐下午茶啊……
☆、第三章
第三章王猛
安逸家所在的望山村,背靠大山,面朝平原,故而得了望山之名。
望山村虽名为山村,其实距离城镇玉柳镇并不远,步行过去也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相较于临近的,位于山上的坡上村,和位于平原内的坡下村,跟玉柳镇同一水平面的望山村,可以说是距离玉柳镇最近的一个村子了。
而玉柳镇在安阳城境内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几个镇子之一,安阳城更是在全大庆国内名列前茅,不但地处大庆朝的腹地,也是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
不过这些消息,还是安逸以前求学时搜集来的消息,现在对他来说已经是毫无用武之地的了。
也许以后还有用的着的一天?啧,谁知道呢。
如果之前安逸还能偷个闲,看个书什么的,然而到了夏收的第三天,他已经完全没有这个闲qíng逸致了。
新收的庄稼还比较湿润,不能久放,yīn凉地儿仅仅两到三天的时间,这些粮食就会发cháo发霉,必须经过反复的晾晒,直至gān透并且脱粒成为大米后,这些粮食才是能装袋收起来的。然而在这个没有机械的年代,一切都得靠人gān,人割、人捆、人运、人碾……
光凭想象就特别的辛苦啊有木有。
也幸好,安家虽然因为安逸少了个劳力,多了个累赘,但多年的积累在村内也属于少有的富户,还有能力购置了一辆牛车,不但播种,就是运输也很是给安家众人省了大力气。
而安逸这个体力只有负五的渣渣,在家人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也实在没脸gān看着,只能在家里人一遍又一遍的qiáng调量力而为后,去地里捡捡麦穗儿,赶赶牛车,搞搞后勤,晒晒该晾晒的粮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大家搞好后勤。
也幸好,安家的院子没在村内,地理位置比较偏,而且院门的外面一大片都是平坦的空地,很适合晾晒粮食。别说只有安家一家,就是再加上一户人家,也是能晾得开,让他不至于必须跑到村里最中央众人共用的大打谷场,要不然就他这个小体格,连运送麦子过去都很艰难啊有木有。
这天,安逸早早起chuáng,趁着天还没大热,赶着牛车去地里接父母和兄长已经收割好的麦子,却见本来应该很忙碌的安母周氏,正在跟一个衣着光鲜,看上去老实巴jiāo的年轻男子有说有笑,还上手教起人家怎样割麦来了。
“娘。”一大早的,他娘的画风怎么这么清奇?安逸心里犯了嘀咕。而且这人看着有点眼熟不说,刚刚看到他时眼神好像飘过一丝惊喜?是他的错觉吗?“这位是……”
那人对着安逸笑了,笑的特别憨厚。还没等他说些什么,热qíng好客的周氏已经抢过了话茬,给自己儿子介绍了起来。
“哦,阿逸来了啊。猛子来,这就是我刚跟你说的我家的二小子安逸。阿逸啊,这是你大姨夫家那个外嫁到安阳城里的阿姨家的外甥,猛子……”
“说来你猛子哥还比你大个两岁呢,这次也是专程过来看你大姨夫的。不过坡上村路比较绕,还是在山里,他头一回上门,还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去肯定很难摸的到门儿,就先按照早年他母亲在世时给的提示来了咱们家了……”
是的,在世时。猛子母亲去世的消息,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传回了坡上村余家,也就是安逸亲大姨大周氏的夫家。而作为跟余家比较近的亲戚,安家当然也知道这个消息。只是她没想到,事qíng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当年那个骤然失母,年仅七岁的孩子,成年后居然还能凭着早年母亲在世时的只言片语,孤身找上门来,让人不由心生唏嘘的同时,也很是令人感动啊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