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莫跑求碰瓷_作者:曲旦(115)

  一直忍着的泪,在叶老夫人抚上头顶那一刻再也忍不下去,叶悔之趴在叶老夫人膝上痛哭流涕,哄他开心的大哥没了,教他读书习武的大哥没了,常常欺负他的大哥没了,事事宠着他的大哥没了,再没人拽着他聊姑娘,再没人吃酸醋骂他胳膊肘往外拐,再没人拉着他喝多了要比箭法,再没人变着法的给他送好东西,也许在南溟国所有人眼中百战不殆的战神是叶宗石,可叶悔之眼中的英雄却是从小拉扯着他不让他长歪的叶惊澜,叶惊澜年少成名用兵如神,他想在军中做一番事业只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位大哥,可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多少危局也不能让他落入绝境的天才,却死的这般窝囊冤屈,这结局让人如何接受如何甘心。

  叶家一片凄凉惨淡,皇家也好不到哪里,太子跪在地上被皇上一巴掌扇得整个人都倒了下去,又泪流满面颤颤巍巍的跪了起来,皇上震怒指着太子大骂,“叶家是国之栋梁,是你将来继位的基石,如今你将叶惊澜害死,可知现在民间已经闹成了什么样,督敬司现在还被百姓围着让朕给公道,以后你让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如何看你,你可知道史官会如何记这一笔,你可知道明日御史会参你多少本折子!我一直以为我南溟最大的幸事,是有这许多少年英才,有他们辅佐,你日后在位的日子定然太平昌盛,可是你知不知道,这一切都被你自己亲手毁了!”

  太子抱着皇上大腿哭的越发凄惨,“父皇,我怎会故意谋害叶惊澜,儿臣当时命悬一线,儿臣差点就死在那儿再也见不到父皇了啊,我是真的怕了,我不是故意的,父皇你信我,儿臣差点死了啊。”

  皇上被太子气的两眼发黑,qiáng自镇定想着办法,太子千错万错毕竟是他宠爱的嫡子,听闻太子险些丧命做父母的如何会不心软,如今只盼叶宗石是个知道进退的肯授了他的恩至少将面子维持住,心中的嫌隙只能日后想办法慢慢弥补,好在听说叶家还有个二儿子,只要不是断了叶家的门户叶家自会为以后打算,总不至于拼个鱼死网破,想通了如何解决皇上缓了脸色,亲自将太子扶起来又吩咐了太监搬张椅子给太子坐,从被慧王埋伏到叶惊澜枉死再到他连滚带爬的逃回皇城,太子这一路连惊带怕消瘦许多,一分的凄惨在父母眼里也成了十分,皇上不忍心再为难他,“待会你回东宫宣太医好好诊查一下,朕瞧着你身子也不大好的样子,叶家的事我会解决,日后你绝不可再生出这种事端坏了名声,你若同朝臣百姓离心离德,将来这大位如何能坐的安稳。”

  太子抽噎着喏喏答是,一直立在旁边的督敬司主司王大人却是满脊梁的冷汗,皇上您教训太子非要当着微臣的面是何居心,这瞧了太子的笑话难保不会被太子记恨在心,还是说皇上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这是让我往外传一传皇上狠狠教训了太子,挽回一下朝臣的心。王大人心中转过许多想法,最主要的事儿还是得趁机开口请示,“皇上,那状告太子的人还关在督敬司里,不知要如何处置,微臣进宫的时候督敬司衙还被百姓围了个结实,而且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太子恨极了将此事抖搂出去的人,若不是那个副将他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皇上尚未开口太子却抢先答话,“自来臣为主死,他如此诋毁诬陷于我自然要诛他九族,不然我还有何威严,岂不是人人都以为我好欺rǔ。”

  王大人头疼的劝解,“殿下您有所不知,这告状的人是林老将军的亲侄子林琅,林老将军的女儿正是兵部尚书柳大人的正妻,林琅的堂姐又是叶老将军的儿媳,林琅的母族和妻族是嘉远伯和督察院右都御使,而这些姻亲家里又同别的朝臣沾亲带故,您这九族真的诛下去,半朝文武家里怕是都要办丧事了。”

  太子不甘,“那又如何,难道只让他滚了钉板,那岂不是证明了是本宫有错,此事坐实你可曾想过那群油盐不进的史官会如何记载编排我,我贵为堂堂太子竟由着那些人冤枉了不成,到底我是他们的主子还是他们是我的主子。”

  王大人当即行礼,“殿下息怒。”

  皇上在一旁看了半晌终于开了金口,“既不滚钉板也不诛九族,客客气气的将人送回去,这样督敬司门口的人也会散了,此事认了就成了太子谋害忠良,不认这九族也诛不下去,不如就抹平了督敬司这一块,林家也不会真的想儿子去滚钉板,事qíng已经由着他们意闹出来了,不追究反而是他们得了便宜,再申辩也只会是朝堂上,绝不会再揪着督敬司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