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裳回之一笑,连□□都被比得淡了下去,“王爷若真觉得谈论此事不妥,也不会见我了。”
温珏抬眸扫了景裳一眼,态度与其说像对着个年轻女子倒不如说更像是对着个旧jiāo,既无倾慕也不疏远,“我听闻太子一面同西戎公主选了定亲的日子,一面还不忘往往景尚书的府上送了许多好东西,本王料想景大人和景姑娘也不像是愿意入了东宫的,既然大家都对太子有些头疼,见一见又何妨。”
“此事与家父倒没什么关系,”景裳淡然的拿了一方天青色帕子擦了擦唇边放在石桌上,“我只是想着,我同王爷确实有些机缘,非但头疼着同一个人,也还挂心着同一个人。”
温珏如沐chūn风的笑模样在看向天青色帕子的一瞬终于顿住了,这帕子他再熟悉不过,此时他怀中正收着个一模一样的,同样的料子、同样的颜色、同样的绣工、同样的封边,这个帕子出自谁手已经不用言明了,皇城里谁不知道景家大小姐那一手好绣工,原来上次在酒楼温珏故意亮出帕子,叶悔之没认出来,倒是被景裳知了底细,景裳也是个心机深沉的,过了这么久都不点破,只等温珏落入困境才来将事qíng摆在明面上。
景裳就像没看到温珏面上的一瞬变化一样,语气平常的继续说,“王爷刚刚说有良计无良机,我若替王爷寻到这个良机,王爷可否应我一件事?”
温珏眸色渐深,慢条斯理的品了口茶,再看向景裳的时候心中已定,面上又挂上了那副让人如沐chūn风的样子,“景姑娘是聪明人,我等的时机自然是南北皆定,朔北本就奈何不了季沧海,南面如今只是苦无良将,现下叶悔之在北面屡立战功,父皇早晚会想到让叶悔之和柳半君同去收复南境,他们两人一个名正言顺新功卓著,一个熟悉军务能谋善战,就算不用你去求柳半君出面,她的xing子又岂是坐视国破会置身事外的,柳半君出手只是早晚的事,景姑娘用这个换我断了对叶悔之的念想,怕是不够分量。”
景裳微微一笑,“王爷说的道理我也懂,我求的不是这样,我只想求日后只要叶家不乱政不叛国,王爷便要一直善待叶家,保叶氏一门顺遂,如若王爷觉得这个要求我手中的筹码仍然不够,那不如我再许一件事,等到南北定了,不等皇上寻由头,我直接将太子从储君的位置上扯下来如何?”
温珏并不低视景裳,这个皇家书院的大儒们赞不绝口的女子绝非常人,可再聪慧机敏她也不过是个官家女,拉太子下水这种事未免还是有些托大了,虽并不尽信,温珏却并未表现出来,反而继续谈条件,“如果边境平了,父皇自然不会容得下太子安稳坐在他的位置上,只要他不是太子,那西戎公主也做不成皇后,对南溟内政再无半分威胁,既然太子早晚会倒,那景姑娘许的这件事看着也不是多让人动心。”
景裳闻言慢条斯理的答道,“早晚?”说完又前言不搭后语的回了一句,“皇上龙体康健,此乃我南溟子民之福。”
景裳实乃大不敬,她的意思自然是说拖得太晚只怕事qíng没成皇上可能已经出事了,皇上能想到事后将太子踹开,太子未必就想不到,虽然皇上和贵妃在宫中日防夜防诸事小心,可凡事总有万一,温珏没恼景裳对皇上的出言不逊,反而只是敛口不言,其实温珏中意叶悔之本就不会对叶家不好,景裳的是无本买卖,换他的同样也是无本买卖,只不过他还想试着拉拢一下景尚书。
景裳似是看透了温珏心中所想,客气的说道,“我只有这几分本事,王爷若瞧不上便算了,家父为官素来中正,对此事毫不知qíng,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还望王爷不要对家父提及此事惹他责罚于我。”
景裳点明了景尚书绝对不可能站队之后,反倒是温珏露出些许歉意,“景姑娘诚心相帮,反倒是本王不识好歹了,你提的要求我自然会做到,至于景姑娘提供给本王的条件,能做便做,不能也无妨,切勿为难。”
景裳达到了目的,稍稍客气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反倒是温珏又在园子里坐了许多时间,景裳提的要求实在太好达到,反而让人不觉多想,她不求自己断了对叶悔之的心思,可能是想到了绝不会成功,可为什么偏偏求的是保叶家平安顺遂,是怕日后自己以叶家胁迫叶悔之么,温珏笑笑,这景姑娘未免把自己想的太下作了些,而且若他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能让叶悔之牵绊的,又何止一个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