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反正他们现在研究的就是盖房问题,yīn错阳差弄出瓦片来也不错。
贝尔特用手一摸,确实,那块“石片”表面很坚硬,但并不算亮,手感也并不很光滑。反而卡特里手中那颗圆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动人的光芒,两相对比,优劣顿现。
“我们现在就是在实验,要多大的、烧多长时间火才能制造出这种效果,阿爹,你不觉得这东西很有用吗?”
“确实……”贝尔特听着儿子滔滔不绝的介绍,神qíng从一开始的好奇逐渐变得凝重。末了他摆摆手:“肖祢的这个发现可不得了,我去叫村长和其他人,我觉得,若是你们成功了,这会是很了不起的东西。”
=====================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注:其实真正烧瓦也好,烧砖制陶也好,一般放入窑中至少要烧一两天来着。一顿早饭的功夫烧出一片瓦实在有点坑爹。不过这里我取了个巧,因为这里是shòu人世界,加上肖祢他们又是在河边取的粘土,里面会蕴含蚌类碎片或是其他元素,所以烧制时会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化学变化。这样烧出来的东西当然没有严谨制造时所弄出的好,不过因为元素在焙烧下溶解,表面还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类似于瓦片的效果的。
——以上纯属扯淡的伪科学。
之所以这么设定,下文会有解释。其实我觉得,shòu人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是个十分适合开展金手指,但同时又是个十分适合打破常规的地方。肖祢虽然回到了家乡,但是这里对于目前的他来说,还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所谓《返乡记》,当然不只是回来了就算完的,他还有太多“潜规则”不知道啊!
☆、第十三章:解释
卡特里是个很好的说客,寥寥数语就彻底说动了贝尔特。或者说,陶瓷对于他们而言诱惑太大,肖祢曾经所在的国家甚至以瓷器命名,数千年历史当中更是从不曾离开过瓷器。如今shòu人们才一接触就为之着迷,也就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了。
是以贝尔特才离开不久,就带着被他说动的村长与其他shòu人们赶了过来,包括建房的那些shòu人,贝尔特路过自己家时顺便叫了他们——于是继房屋模型后,卡特里和肖祢二人再度遭到了shòu人们的qiáng势围观!
“保利家幼崽又弄了什么?”盖房子的shòu人们并不知道具体qíng况,只听说又有了新现发现,难掩好奇之心。此时见村长都来了,好奇心顿时达到了最高点。
被点名道姓询问,肖祢几乎是立刻转头看向卡特里,后者抱以鼓励的微笑,目光中闪动着别样光芒,却并没有开口的打算。见状,尽管肖祢不善jiāo际,也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
“就是这个。”他举起刚刚那块泥土烧成的“石片”,qiáng作镇定的对上围观shòu人们的目光,“这是用我们建房的泥土烧成的,我称呼它为“瓦片”,可以用来一层一层搭建出屋顶。”
“哦,哦……”围观的shòu人们似懂非懂的应和。有人提出要看看那个所谓的“瓦片”,肖祢欣然递出,伸手挠了挠头发,才又续道:
“不过这只是个意外的发现,我真正想说的是这东西我在我以前生活的地方曾见到过,它们有个特殊的名字,叫做陶瓷。”
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shòu人已经都看过那片烧制仓促的瓦片了,其中一人忽然低声嘀咕了一句:“用这东西建屋顶?那要弄多少才够啊!还不如麻古呢!”
“吉森!”旁边立即有人呵斥了那个shòu人一句,前者一缩肩膀,不说话了,只是神色仍有些不以为然。
“麻古……是什么?”听到了一个陌生的词语,肖祢疑惑的询问身边人。
“麻古是树皮,麻古树的树皮。我们通常用那个做房顶。”卡特里十分尽职的解释。
肖祢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歪着头微一思索,又问:“那个树皮防水吗?能用多久?”
“麻古能大量吸水,又很容易晒gān,七八年更换一次就行。”这次回答肖祢的不是卡特里,而是另一个shòu人。对于麻古,shòu人们都十分熟悉,毕竟这东西他们也算是常常打jiāo道。“贝尔特的房子,我们已经提前准备好新的麻古了,绝对够用!”
那个shòu人的话得到了在场大部分shòu人的赞成,显然在他们眼中,肖祢弄出来的那个“瓦片”是完全没必要的,还要用火烧,实在是多此一举。再者说,就算他们想要弄这种坚硬的东西盖房,有石头不就可以了吗?周围的山上那么多石头,凭借shòu人的利爪,轻易就能削石如泥,何必非得làng费大量柴火烧制这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