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_作者:霜色十字(255)

  曹旭眨眨眼:“这个不太好算,得看你这个战斗力的标准是什么,目前来说齐国和济南国两地士卒的战斗力是最高的,毕竟也是我们自己经营起来的地方,其他就要差一点,而且,也分在本地作战还是发兵去外地,如果在本地的话,守城的部队其实都可以算作战斗力,去外地就不一样了,还要在扣除留下应付紧急qíng况的预留部队,人数会大打折扣。”

  纪衡问道:“那么我们真正能够开出去的军队有多少?”

  曹旭算了算回答道:“只从目前来算的话,大概有一万五千多人,不过秋收之后还要再招募一批人,明年应该能有两万人。”

  两万。

  这个数字是远远低于纪衡的预期的。

  他记得好像当时讨伐董卓的时候,随便一地的郡守都能带着上万的部队啊,他们这怎么说也是一整个青州呢,怎么就只有两万人?

  纪衡这么问的时候果断被曹旭鄙视了:“那不一样的,军队也分临时招募训练的,和常备的部队啊,常备部队可以算是正式的部队,如果不是有官府下令的话,是不参加劳动生产的,多数只负责每日cao练而已,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很高,但养起来代价也很大,你算算两万人啥都不gān,只是吃的每日要吃多少?而且这还占据了一地本身的劳动力,因此两万这个数字算很大了,且这是按照你说的,算的都是可以派出去的部队,真的把青州的所有常备兵力算起来的话,大概有三万到三万五千人左右。”

  “而除了这个,还是有预备部队的,这个人数就多一点,从青州来讲,大概有五万到六万人,这些人就是平时种地生产,农闲时分批轮流训练,而且因为是轮流训练,从个人算起的话一年的正式训练时间加起来在三到五个月左右,这是用来在战时迅速补充军队损失的。”

  纪衡听着点点头,觉得这么算也对,打仗肯定有损失,有损失就要有补充,而把一个农民训练成正式的士卒,至少需要三个月的转变时间,如果战争时期还需要临时补充的话,这就太困难了一点,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预备部队就是这么用的,他们或许不那么jīng锐,但是他们满足部队对于一个士卒的所有基本要求,且经过一定的训练,也掌握了战场的基本技能,这样的人补充进去,再稍加磨合一下,并不会对部队造成太大影响。

  见纪衡懂了,曹旭又继续说道:“还有一种就是战斗力最差的临时部队了,这个一般是在有紧急需求的时候临时招募来的,人员良莠不齐,且基本都是完全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这种部队经常是临时训练一下然后拉上战场,根本不能形成很高的战斗力,他们不仅本身的战斗能力和服从xing差,就算是意志力也十分薄弱,打个比方来说,我正式训练的士卒可以在承受五成的损失之后继续战斗,且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发挥,预备部队可以承受四成,那么这些临时招募的士卒至多两成到三成的损失,就会使他们军心动摇,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且,如果将常备军的战斗力比作十的话,预备部队可以达到七或者八,临时招募的可能就只有五甚至不足五了。

  不过纪衡在听完了曹旭的一长串科普之后倒是明白了一件事qíng,就是目前的青州如果真的想拉部队的话,十几万人还是能有的。

  而且他觉得自己大概也能明白为什么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会显得那么厉害了,董卓的凉州军本身战斗力qiáng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原各大势力,因为远离边境战争,作战的对象只有‘除了数量不长脑子和战斗力’的huáng巾,这要是能练出jīng兵才有鬼。

  再加上当时很多郡守级别的人物根本拉不出几万的兵马来,毕竟一个郡的常备兵力几千人就足够了,于是大部分都是到了一地临时招募士卒,这战斗力就更差一些。

  如果算上董卓手下还有从凉州带来的一众猛将,以及被他忽悠过去的吕布的话,这战斗力的差距真的挺大的。

  曹cao在三天之后的会议上提出了要扩充军队的话,大家当然都是赞成的,不管怎么说,此时董卓已经气势汹汹的摆在那里,曹cao如果实力不够的话,以后恐怕就只能在威胁下依附董卓了。

  大家是瞧不上董卓的。

  伴随着这几天陆陆续续又传回来的消息,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曝光在大家面前,几乎人人都要说董卓野蛮残bà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