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_作者:霜色十字(438)

  人家不仅包揽了青州军的所有粮糙,甚至如果有损失的,战后袁绍也一并给补上,且当初的曹旭和陈宫甚至可以通过张郃来调动冀州的守军。

  袁术gān得出这种事?

  “袁公路一心想要和袁绍争个高下,可现在看来,仅此一事他就比袁绍差的远了。”

  这么说着就有点心疼当初听了袁术忽悠的公孙瓒了_(:3ゝ∠)_

  当然了,徐州这里越憋屈,曹cao在青州就越开心。

  叫你敢来打我敢给我添堵,这下傻眼了吧!

  哼!

  如纪衡所料,蔡琰送来的那些书籍确实大大的丰富了青州的底蕴,曹cao为此甚至专门给搞了个图书馆。

  并且为了纪念蔡邕,将这次命名为熹平馆。

  这说的是当年蔡邕重订六经,然后在洛阳立起了著名的熹平石经的事qíng。

  但因为董卓的缘故,洛阳的熹平石刻已经毁坏,这说起来也是一件遗憾的事qíng。

  此时曹cao将此馆命名为熹平馆,正是出于对蔡邕的怀念,并且将这个故事记载下来,存放在馆中,告诉后人蔡邕为经学所作出的贡献。

  而熹平馆的题字也不是曹cao写的,虽然之前确实有人提议让曹cao来写,或者找此时在青州的名士中擅长书法的来写,可曹cao却都没有采纳,他选择了蔡琰。

  蔡琰以蔡邕所创的飞白书写熹平馆三字,比曹cao所写更有意义。

  当然了,蔡琰的大字被曹旭送来的时候,曹cao盯着看了许久。

  纪衡当即有些担心,话说蔡琰之前也是嫁过人的,只是死了丈夫所以成了寡妇,某种程度来说,蔡琰很符合曹cao好那啥妻的爱好啊。

  再加上蔡琰如今还是年轻貌美,又才学过人,这简直危险!

  但纪衡又不好问曹cao是不是看上蔡琰了,于是只好问曹cao在看什么。

  曹cao一脸怀念:“蔡郎中死后本以为再也看不到这么jīng彩的飞白书了,却没想到昭姬的书法也是极好,我因此想起了当年在洛阳的一些旧事罢了。”

  说到这里,曹cao的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那个时候来福还小,除了我教着写字之外,也不过是刚请了先生的年纪,结果她那手字写得呀……”

  然后曹cao就把曹旭当年练字的黑历史抖落给纪衡听了。

  纪衡听着曹旭小时候的趣事一边也忍不住露出笑容:“小丫头那时候就颇有活力啊。”

  “可不是么,小时候就闹人的很,真叫人cao碎了心。”

  话是这么说,曹cao脸上宠溺的笑容可做不得假,这宠溺之中还带着几分自豪得意,向来是因为曹旭如今已经成长的相当好了。

  虽然那一笔字还是写的让曹cao绝望_(:3ゝ∠)_

  纪衡一边心中觉得曹旭从小就有趣,另一方面也是松了口气。

  曹cao是想着曹旭而不是想着蔡琰,这可真是太好了!

  当然了,另一桩事qíng其实也是关于熹平馆的。

  由于蔡琰带来的书籍都是竹简木简一类,这不仅不方便,也不易保存,于是这些按照纪衡的打算是要作为吉祥物一样存放在熹平馆内的,日常的话……青州自从普及了纸张,大家就再也不爱用竹简了。

  竹简什么的,早就成为了一种闲暇无事心血来cháo玩一玩的趣味。

  而且用了纸张之后雕版印刷的技术也可以使上了,这对于常用书籍的复制是很有用处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需要有人把这些书籍从竹简上抄写下来。

  毕竟常用书自然可以雕版之后多加印刷,一些不常用的书,有个两三本也就足够日常用了,为此特意做雕版印刷,那成本未免太高,傻子才gān这事呢。

  所以抄书的人是一定要有的。

  可蔡琰送来的书籍实在是太多,这是个浩大的工程。

  这方面的事qíng曹cao向来是很听纪衡的,此时也问他的想法。

  纪衡道:“我想着,除了官府派人抄写之外,还可以把书院的学子们发动起来,选出其中字写得好看的,让他们去抄书,尤其是家中贫困的学子们,可以给他们算钱,抄一本多少字的书,便付给多少钱财,一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二来也有人抄书了。”

  青州现在缺啥都不缺钱。

  曹cao和纪衡都是和佩服糜竺做生意的本事的,青州有了他之后别说脱贫致富奔小康了,简直往着土豪的大道上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