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显而易见,只要曹旭和吕布出现在前线,哪怕他们什么事都不gān整日留在大营里,陶谦也必须得分出至少一半的jīng力来盯着这两人才能安心。
所以说,把曹旭和吕布叫来不是要他们出去打什么仗,而是要他们留在营内大张旗鼓的练兵,一副随时都要出征的样子,以此来牵制陶谦的jīng力,让陶谦必须防备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听到这话,曹旭倒是明白为什么她和吕布要留在营内了。
可……
“就算陶谦关注我和奉先分散了jīng力,难道这有什么用处吗?”
完全没看出来好吗?
荀攸道:“这事是为了消耗陶谦的力量保存我们自己才这样做的。”
袁绍打公孙瓒打了多久?甚至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即便是那时候曹cao出兵,帮助他威胁公孙瓒侧后方,但那也无法改变公孙瓒重兵与袁绍对阵的qíng况,这种对于双方都是消耗战,如果不是冀州安稳富饶,而公孙瓒那边却是接连战事,又有外族侵扰,袁绍可没那么容易打败公孙瓒。
至于说陶谦,或许陶谦比较起来的话,确实是不如公孙瓒的,但陶谦却也不是什么随便就能解决的小角色,他早年到底也是追随过皇甫嵩张温这样的名将,身经百战的,因此陶谦即便不如公孙瓒那么qiáng大,但也不是好招惹的。
这种时候曹cao必须要考虑的事是,他该怎么与陶谦jiāo战。
难道要像袁绍和公孙瓒那样慢慢耗着吗?
要知道,第一年的时候,袁绍可是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公孙瓒当时的底气还很足。
直到后来,公孙瓒消耗太过所以才输了。
袁绍当然可以和公孙瓒耗着,毕竟公孙瓒自己要面临的问题很多,而对于袁绍来说,冀州是块好地方,他只要不作死,就一定是比公孙瓒要安稳的,就连粮糙都会比公孙瓒多很多。
曹cao却不能这么比,因为青州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
青州的发展确实很快,可发展快也意味着投入大,现在的青州还在建设中,是需要花钱的,再加上徐州本就是块好地方,陶谦也很擅长经营,他把徐州治理的很好,这种时候曹cao和陶谦拼消耗,谁先耗死谁可不好说。
更何况这还没考虑袁术呢。
虽然这次袁术很坑爹的只派了五千人前来,但谁都不会认为袁术的野心只有五千人,他可等着陶谦和曹cao双方都虚弱的时候才出手呢。
曹cao并不愿意给袁术这样的机会。
因此曹cao需要的是能够快速解决陶谦,至少是要在一年内解决陶谦,他耗不起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倒不是完全不能那样打,但一则那样打自己的损失也挺大,二则,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变数呢?
所以还是尽快解决问题比较好。
这时候曹cao选择的办法就是在这一年内尽量的削弱陶谦的力量。
曹旭和吕布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曹cao就是要曹旭和吕布整日练兵,还一定要把阵势摆的很大,让陶谦认为他们随时会打过去,这样陶谦一定会加倍防范。
老话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虽然这比喻不是很恰当,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陶谦不知道他们到底打不打,于是手上必须留下足够的军队,并且保证这支军队随时处在紧张的的状态,一旦出现qíng况,立刻就可以投入战斗。
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大的消耗了,尤其是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话。
曹旭却说道:“就算是这样,但是陶谦见我们一直不去打,他难道会一直上当吗?他早晚有不信的那一天。”
曹cao点点头:“你这话说的不错,不过,不管陶谦信不信,这事都是我们占便宜。”
见曹旭疑惑,荀攸就继续说道:“陶谦若信了,这自然不必说,他的大军整日里绷着根弦,时间长了是个人都受不了的,可他若是不信了……难道我们便不能假戏真做吗?”
说白了,陶谦信了,他们就不打继续歇着,可陶谦若是不信了,不管他们,那么他们gān脆就趁势攻打一番,出其不意的突袭定然能有不错的收获。
毕竟曹旭和吕布都是大家的关注点,他们两人既然来了,必定是有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的,想要奇袭就太困难了,而如果对方有所防备的话,即便赢了,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很小。
可吕布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是陶谦自己主动前来攻打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