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点点头,示意她说就可以了。
曹旭说道:“依我看,这主要是取决于孙策,我们应该能在一年之内取得不错的战果,但攻略江东之地,如果孙策给个痛快,那么时间不会比这个长出更多,可如果孙策死皮赖脸也要打下去,恐怕要花费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这次平定长江以南。”
这个判断基本还是客观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曹cao的兴致并不高。
曹旭只好说:“其实一年也很不错了,那毕竟是孙策呢。”
要是三两天就能被打败,孙策也不可能从当年小小的一支队伍成长到如今几乎可以说是长江以南最qiáng大的势力了。
曹cao的表qíng好了一些,于是说道:“还是给前线传个信吧,催促是不必了,但我想表扬一下。”
论功行赏的事qíng是要战后再谈的,但现在口头表扬,表示一下态度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也能鼓舞大家的士气。
这一点曹旭就不反对了。
但曹cao到底是没能等到孙策战败的那一天,他中途头疼的老毛病复发,曹旭不得不把他送回去养病。
此时正是开战的五个月之后,天气已经渐渐转凉,秋天已经快要到来了。
大约是天气冷下来的缘故,前线的部队经过五个月的激烈作战,此时也暂缓了下来,大家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休整期。
补充各种物资,补充损失的兵员之类,重整部队,在下次大战来临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新补充的部队形成足够的战斗力之类的事qíng都要忙碌起来了。
因此虽说大家只剩下一些小规模的摩擦,但主将们的事qíng半点没少,反而更加忙碌。
物资的分配与他们接下来的布局相关,这其实已经是下一场大战的开端了,因此他们谁也不敢放松,都在挖空心思的搞对面的qíng报,猜测对方的想法。
这次曹军就比较狡猾了,他们gān啥事都偷偷摸摸的,甚至大家商量好了打个时间差。
一切物资优先满足太史慈。
曹军的战斗力补充是不愁的,在他们开战之前后方就开始准备了,曹cao治下的预备役制度让他们不必临时招兵训练,只要下令就有大批完成了基础训练的士卒被调集。
在各项条件优先满足的qíng况下,太史慈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休整,然后毫不迟疑的冲着孙策杀了过去。
他是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
此时孙策的进度只完成了一半多一点,他们原本以为曹军即使比他们快,但也不会快很多吧?
再加上之前停战的两个月,让防备也有些松懈,太史慈这次可谓直击要害。
他本就是一员勇将,既然杀过去了就一定要孙策付出足够的代价。
可在太史慈过江的第二天深夜,周瑜衣衫不整的冲去孙策家里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
“伯符!伯符!快起来!”
孙策看着外套都没系上的周瑜,眯fèng着眼睛说道:“这才什么时候,有事明天早上再说啊……”
正睡得好呢。
太史慈突然打过来,让他们手忙脚乱了一阵,之前两天孙策压根没睡觉,今天也是很晚才睡,这才刚睡了没多久就被周瑜吵醒了。
周瑜摇晃着孙策:“伯符!别睡了!快去调兵!再不去就迟了!”
见孙策还有些茫然,周瑜不得不给孙策解释了太史慈的异常。
“我们原本以为他的目的是做先锋cha入,可实际上他的目的恐怕不是进攻,兵力不对!”
周瑜也不管他们两现在是在chuáng上,直接就开始给孙策算太史慈的兵力,最后总结道:“他看似在向内打,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直到刚才才反应过来,他与其说是进攻,不如说是不得已靠进攻转移注意力,他真正想要的是长江沿线的那些渡口,这两天我们根本没有收到守军的消息!”
这要不就是啥事没有,要不就是他们已经被太史慈不动声色的解决了。
但在周瑜算出太史慈兵力上的不对劲的现在,怎么看都不像是啥事没有的样子。
“我们之前盯着太史慈主力的做法错了!完全错了!他连番动作,造成了大约八千到一万左右的兵力误差,青州兵不是刘表的荆州兵,这是完全不同的战斗力,更何况上岸之后他们打的可不是他们不擅长的水战了!”
这么算起来,这消失的一部分人是一股威胁很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