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吟,脸色凝重,片刻后,才问道:“为何?”他看向南行止。
南行止沉眉,轻声说道:“如今北方冰天雪地,道路险阻,或许成侍郎是因此放缓了回京速度,也未可知。不如再等候几日,若届时再无成侍郎消息,再派人前去寻找接应。”
“朕以为然,”皇帝点点头,“成侍郎深谙兵法,又睿智机敏。何况,他本就熟知了各地府兵,身边又有高手保护,不会有事。”说罢,他起身,淡淡说道:“退朝。”
满堂的人山呼叩首,待皇帝离开之后,纷纷快速离开含元殿,一时láng狈惶恐,如蒙大赦。
成青云双腿跪得发僵,慢慢起身,走出含元殿。
殿外的光明晃晃的,有些耀眼。她这才恍然回头,在簇拥来往的人群中寻找南行止的身影。
与往日相同,他随皇帝去了议政殿。
没有在皇宫中多做停留,她快速离开,回了卫宅。
她心底很乱,可也十分的清明。分明茫然无章,手下的动作却有条不紊。
研磨,执笔,写下一封告病书。
再拿出包裹,将衣物等放进去,打包好。又换上贴身方便的常服,将短剑放进袖口中。
清婉见她的房门开着,便走了进来,见她这副模样,愣住,“先生,您……这是要去哪儿?”
成青云一顿,好一会儿,只是呆怔地望着手里的包裹,茫然地想,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去哪儿?
若是她现在就出城北上去找青岚,那南行止是否会怪罪?
瑞亲王府成为众矢之的,她不告而别,南行止会不会责怪她?
一路上积郁起来的冲动与彷徨,在此时就如泄了气一样,忽而渐渐消弭。
“先生?”清婉担忧地看着她,“你怎么了?”
成青云漫不经心地摇头,“没事,就是随便收拾收拾东西。”她蹙眉,不想与人说话,便对清婉说道:“你去忙吧。”
“好,”清婉迟疑地点头,“我去为先生准备午膳。”
清婉离开后,成青云将收拾好的东西放下。
成青岚已离开京城二十多天,从京城到西北在返回,快马加鞭,星夜兼程,最多需要一个月。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几天,成青岚却还未回京,并且,与京城失去了联系。
成青云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她qiáng自镇静下来,仔细推测分析。
最坏的,便是成青岚真的拥兵自重,拿着兵符不回京。其次,便是他正在回京的路上,不过此时西北天寒,行路艰难,所以走得慢,并且与京城失去了联系。
若是第二种,成青云北上,或许还能在半路上遇到成青岚。若是遇不上……
她呆怔地望着院子内,才不过几日,院内枯槁嶙峋的海棠树,便冒出了青嫩的叶子,海棠花花蕊,也吐着粉嫩色,娇妍可爱。
冬去chūn来,一旦冰雪消融,光景便飞逝,如水般难以挽留。
成青云不敢想象,若是成青岚佣兵于北方,后果会如何。她更忘不了,当年背井离乡,冒着风雪离开,踽踽独行的困苦和酸涩。
她豁然起身,带上包袱,拿起短剑,便出了院子,牵上了马。
胡柴见状,立即跟了上来。也不问,也不说话,沉默地跟着她。
成青云策马往北城门的方向而去,只是走得缓慢,明明心qíng急切,却带着沉重的犹豫和踟蹰。
她转头看向胡柴,他这段时间,比以往更加沉默了,沉默得就像一颗石头,就像没了生命,死气沉沉、心事重重。
她问:“胡柴,你不拦着我吗?”
胡柴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问道:“你是想去找成侍郎吗?”
“是,”成青云并没有否认,“你是世子的人,若是世子知道我要北上去找青岚,会怎么做?”
胡柴颔首,沉沉地说道:“世子恐怕不会同意。”
“对啊,”成青云喟然轻叹,“你为何不拦着我呢?”
胡柴咬牙,粗犷锋利的五官积郁着沉重。
成青云探究地看着他,“胡柴,你这段时间,好像心事重重的。”
胡柴一愣,抓紧马缰,轻笑道:“也许是天气冷了,人不活泛,所以显得没jīng神吧……”
成青云不置可否,细细回想着这段时间胡柴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