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系统]在下谢无渊,承惠四万两_作者:答案略(166)
[系统]在下谢无渊,承惠四万两_作者:答案略(166)
谢父叹气:“能撑一天是一天吧。”
“那个,”谢无渊一边说,一边小心打量谢父的脸色,“爹啊,其实吧,你看大梁朝都这样了,谢家真的还要处理掉所有叛徒?要不,索xing,gān脆――”
谢承文摇头,语气坚定,带着些许惋惜:“孩子啊,你没去过别的国家,你可能不知道,大梁朝,是六国当中,唯一一个肯给普通民众科举考试机会的国家。”
“谢家守护的,不是一个家族,不是一个王朝,而是一份希望,一份普通民众的希望啊。”
谢无渊仔细想了想,好像是这样,其余五国,官员全部是举贤制,只有大梁朝,官员是科举和举贤并进。
“唉。”谢无渊忍不住叹了口气,“如果不是科举制,大梁朝,或许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叛臣和jian细。”
谢父一愣:“这个我倒是从没想过。”
谢无渊摇头:“相比于举荐,科举考试范围更广,自然也更容易混进别国的人,哪怕不是别国的人呢,贫民出身的官员,一般来说,也更容易被拉拢。”
谢父听了,若有所思,半晌,倏忽笑了:“无渊啊,你的政治直觉很敏锐啊,说真的,你天生适合政治。我该早点让你接手的。”
谢无渊随意的摆摆手:“别了,这种事qíng,我不想沾手。政治上的事qíng,还是大哥顺手,这几年不都一直是他在做的么?”
谢父又是一惊,目光凌冽,反口问道:“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嗯,”谢无渊点头,“你让我捞他那次我就在怀疑了。”
“好好的,你找他有急用,”谢无渊笑了,“一个大活人,急用什么,爹,你当时是找他核实或者发布消息什么的吧,只有这种语境,急用,才能代替急事。”
谢父哑然失笑:“一个用词罢了,你竟然能想这么深。”
谢无渊摇头:“别人的措辞,滥用“急事”和“急用”也就罢了,可爹你是当年明帝元年的状元啊,旁的不说,就照你的文学素养,找人有事,你绝对不会用“急用”这个词的。不然,你这个状元,拿的也太水了。”
谢父失笑,点头承认:“是啊,大梁朝再不济,状元总还是有点真才实学的。”
“啊,我想想,那会儿gān嘛来着――啊对,茅贵妃死后,孔博远像条疯狗似的,攀着人就咬,咬了好几个无辜的大臣,我急着把他们捞出来,连夜给你哥写了信,结果你哥被关押了,半夜三更的,我披着衣服,顶着黑眼圈,打着哈欠给你写了那封信。”
“本来想写的‘我找你哥,他手下的一份信件有急用,让他赶紧寄回京’,qíng急之下,只记得你不知道这些事qíng,倒是来不及细细的想那么多,索xing直接省略了中间的部分,只留下‘我找你哥有急用,赶快把他弄出来,弄回京。’”
“没想到,你倒是在这里发现了端倪。”谢承文拍着谢无渊的肩膀,目光里满是欣慰,“无渊啊,你思维敏锐,政治嗅觉很高,确实是适合做这个的人。”
谢无渊颔首微笑,一点儿也不自谦:“我也这么觉得。”
父子二人,一边说一边沿着独木朝前走,又走了没几步,谢父就带着谢无渊来到了水牢的尽头。
中央有一盏吊灯,吊灯的中间却不是火烛,而是――
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谢无渊蓦地睁大了双眼,完全不可置信:“不可能?!怎么回事?!”
谢父轻拍谢无渊的肩膀:“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也很惊讶,孩子,这是谈家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我们才更要尽心尽力。”
传说中的丹书铁券,谢家的护身符,是大梁朝的虎符。
皇上一半,戍守边关的将领一半、
谢家却有一整块。
古往今来,一国虎符只有一块,帝王一半,将领一半,大梁朝的第一代皇帝,却铸造了两块,帝王一半,将领一半,而谢家,有一整块。
这意味着,大梁朝的所有兵马,谢家全都可以调动,在越过皇上的qíng况下。
虎符底下,还有一道圣旨。
留白的圣旨。
盖着大梁朝第一任皇帝的私印、国玺的圣旨。
皇室最讲究血脉辈分,旁的不说,单看长公主就行,何家gān了那么多糟心的事儿,皇上也不过让长公主跪了两天,就什么都不追究了。
若是先皇留下一张废黜现在皇上的圣旨,那凉王的兄弟就完全可以打着“实现先王遗命”的旗号,起兵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