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系统]在下谢无渊,承惠四万两_作者:答案略(53)
[系统]在下谢无渊,承惠四万两_作者:答案略(53)
陈以柳前几天又用军中特供的信鸽传了一封信,谢无渊解下信纸,心中暗叹,这丫的怎么就不知道收敛点儿呐,军中特供的信鸽,拿来给太子妃传信,这把柄一旦被揪住,太子妃和陈家都得玩完。
太子妃的信里倒是没说别的,只是隐晦的提了句“前些日子,你帮我拨开迷雾,看清了真相,现在嘛,本宫心qíng好,你要是有解决不了的事儿,可以来找我,我肯定帮忙”。
科举考试,招揽人才的当口,谢无渊收到这样的一封信,太子妃口中“解决不了的事儿”,可想而知,除了帮谢无渊徇私舞弊,改卷子提分数,还能有什么意思?
太子妃说这话,一点儿都不虚。
大梁朝的科考,历来是礼部负责一年,吏部负责一年。
今年恰好轮到礼部,而礼部尚书沈瑞,是太子一派的领头人。
吏部尚书一直都是皇上的心腹,而礼部,早被皇上划给太子练手了,一来是练练对其他国家的外jiāo,二来,也是方便太子早些接触祭祀科举,笼络人才。这点上,礼部、吏部分的清楚,去年的三甲归了皇上,今年的三甲,就归太子。
今科的所有上榜之人,都是皇上为太子选拔的人才,而今太子虽然不在了,可皇上并没有改变吏部、礼部轮流掌管科举之事。
太子艉笕年,这是第一次会试,皇上仍旧点了沈瑞做主考官,礼部的侍郎做副主考官,摆明了今科的人才还是皇长孙的,也因为皇上的这个举动,不少游移不定的太子派开始态度明确的支持皇长孙,也有不少中立的官员开始暗戳戳的站皇长孙的队。
皇上的态度很明确,今科的人才,还是你们的,你们随便选,朕不管。这种qíng形下,沈瑞在今科破格提一个人上榜,没什么大不了的,既落不了别人把柄,也没人敢说闲话。
太子妃敢写这封信,谢无渊可不敢接。
谢无渊非但不敢接,他还不敢应,也不敢用。
太子妃的意思,摆明了是拉拢谢无渊,谢无渊如果应了,可就彻底绑在皇长孙的船上了。
说实在的,谢无渊以前就不看好太子妃能赢,如果只有皇长孙一个,还好说,不管怎么样,太子为皇上挡箭,不治身亡,单凭这点,皇上就一定会对皇长孙疼爱有加;可偏偏,太子妃不是等闲之人,皇后和太子妃不对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太子妃想上位,就不能越过皇后去。
皇后也不是那种能放权的人,这两个女人之间必有一场恶斗。
谢无渊原本觉得,皇后当年是远嫁,娘家使不上力,而陈以柳怎么说,也是大梁的人,陈将军更是一方大将,太子妃虽说手段嫩了点儿,也未必就比不上皇后,二人相斗,大约也就是五五开,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后来吧,冯文华来了那么一趟,谢无渊之前做的推测就全被推翻,既然冯老丞相是皇后的人,那皇后与太子妃这一局,只怕是皇后单方面的完全的碾压陈以柳。
谢无渊就更不看好她了,再加上陈以柳野心太大,能力却没有那么多,这人qíng啊,谢无渊非但不想要、不想用,更想躲的远远的。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嘛,小人也一样。
今年科举沈瑞总负责,给谢无渊一个上榜的最低分,不难办。可谢无渊实在觉得这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谢无渊犹豫再三,放下笔,又提起来,脑海里天人jiāo战,一边是“太子妃此局必输”,另一边是何贺那句“我希望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谢无渊咬了咬牙,心道,就算被绑到太子妃船上,也未必没有脱身的办法。入朝为官都走到这一步了,没道理再让何贺等三年。
谢无渊提笔,刚落了个称谓,窗外一只信鸽就“扑棱”着翅膀飞进来,乖乖的呆在谢无渊一旁的笔架上,不动也不叫。
谢无渊斜眼看去,白羽红纹,日行万里,千金难求,是顺风帮的信鸽。
安静了三年多,谢无渊还以为顺风帮都把他这个压寨军师给忘了,没想到在这儿等着呐,这会儿会试刚结束,就迫不及待的来找人了?!
谢无渊怀着满肚子的愤恨解下信鸽腿上的信纸,信鸽被谢无渊的深仇大恨吓的,马上“扑棱”着翅膀又飞走了。
“如果让我知道,是什么不重要的事儿,我一定――”谢无渊咬牙切齿的话说到一半,就不得不停下,因为他发现,纸上的东西,正好解救了他现在的窘境。
“大梁朝每次科举排名,前三后六,空。”
前三,便是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空出来给皇上钦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可这后六空出来,又是什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