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_作者:意迟迟(143)

2017-02-03 意迟迟

  然而等到苏彧转身要走的时候,她却将他叫住了,轻声问道:“听说苏大人才从刺史大人那回来?”

  苏彧脚步一顿,斜睨了一眼三七。

  三七飞快低下头去。

  “正是。”他这才转过脸来看向若生,点一点头。

  若生就感慨起来:“不知刘大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我想了好久,也不知他是个高高瘦瘦的儒生模样,还是长相粗犷不像文官反像武将的人,又或是……”

  “是个大腹便便的老头。”苏彧打断了她的话。

  若生没料到他会这般直截了当地说刘刺史,不由一噎,过了会才将话接上。“苏大人真是一针见血……”

  苏彧淡然问:“连姑娘认得刘大人?”

  若生道:“倒是不算认得,只刘夫人是家母的故jiāo。”

  “哦?”苏彧听到这,倒像是有了些兴趣。“不知是哪位刘夫人?”

  江氏是续弦,前头自然还有一位。

  若生微笑:“是京城江家的那位。”

  “这倒是巧。”苏彧继续不动声色。

  若生也是一脸的天真无邪:“苏大人也觉得巧是不是。我方才刚刚想起这件事,也是吃了一惊呢。”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看似闲话一般的话。

  苏彧忽道:“刘刺史病了。”

  说这话时,他将声音放得很轻,近乎耳语。

  若生听进耳里,一瞬间还当是自己听差了,可看着他神色不变,口气轻浅。她便知自己没有听错,他的确说了刘刺史病了。

  因着先知道了苏彧去过刺史府,想着不问白不问,她故意借他来接元宝的时候想探听些关于刘刺史的事,却不防竟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她略有些吃惊,亦将声音放得低低的,“这事,外头可没有丝毫动静。”

  苏彧似笑非笑,站姿懒洋洋的,一手落在元宝背上。捋着它的毛,道:“刘刺史病得不轻,自然不敢传开消息。”

  “约莫半月前。下过一场极大的雨,电闪雷鸣,雨声哗哗,足足下了两天,硬生生将个暮chūn初夏时节,给淋成了隆冬一般的冷。地上积聚的雨水,几成汪洋。台矶上被雨浇得滑溜得紧,刘刺史走着路,跌了一跤。将后脑勺磕在了冰凉凉的地砖上。”

  若生倒吸了口凉气,刘刺史该不会要死了吧?她急忙问:“摔得有多厉害?”

  苏彧安静地站着。声调平平如水,“血也跟雨似的哗哗地淌。但病倒是保住了。”

  两日后,躺在chuáng上,将脑袋裹得严严实实的刘刺史,睁开眼醒了。

  然而他虽醒来了,除了眨眨眼外,却哪也动不得,也无法言语。

  大夫说,刘刺史这是中风之状。

  ——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

  若生大惊,出了这样的大事,刘刺史的病qíng,怎么还能瞒着人?难道刘家人还指着刘刺史恢复康健,继续当他的平州刺史?

  然而既无人知晓,她派人在附近打探,也没有人发现刘刺史的病qíng,可见这件事瞒得是十分严实的,苏彧又是怎么知道的?

  她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问:“既是瞒人的事,为何告诉我?”

  苏彧声线冷冷,又清越似泉水,“你不是很想知道刘刺史的事?”

  虽是问句,但他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

  若生被戳破了心思,便老实点头,道:“我的确很想知道,多谢苏大人告知。”

  苏彧眼神疏淡地看了看她,颔首说:“不客气。”

  他今日,并没有见到刘刺史。

  按理,望湖镇的案子告破,刘刺史不论如何也该亲自见他一面。

  可接风的酒席,据说已经准备妥当了,刘刺史却不能亲自作陪,因为他感染了风寒,不宜见人,怕过了病气给外人。

  这样的由头,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

  苏彧原本另有打算,但没想到若生竟同刘夫人有些关系。

  他抱着猫照旧闲适地站着,突然笑了起来:“听三七说,连姑娘此番要去拜访一位长辈,想必说的就是刘夫人了。”

  若生见他笑,明明清俊gān净的面孔,映入她的眼帘,却似乎多了两分邪气。

  她摸不清他的心思,只能点头,答个是。

  话音一落,他就道:“不知连姑娘准备何时去?左右顺路,不如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