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_作者:希行(1298)

2017-02-03 希行

  如果让他们知道援军少了一半,只怕士气要大跌。

  “还有肃宁关的援军呢。”一个将官说道。

  “别忘了肃宁关也有成国公的亲信。”其他将官气恼的说道。

  这自然指的是青山军。

  “那也才不到一万人。”那将官说道,“余下的都是咱们的人马,算下来也有五万。”

  如果这样的话,安排筹划得当也能战一战了。

  众将官的神qíng稍缓,但下一刻有人再次沉脸。

  “不对啊,肃宁关的驻军这时候也该到了。”他说道,看向哨兵,“可有见到?”

  哨兵抬起头面色惨白的摇了摇。

  一个不好的念头冒出。

  众将的心顿时沉了下去,清河伯也微微色变。

  ……

  大路上密密麻麻似乎无尽头的兵马正在疾驰。

  也不能说是疾驰,大旗开道,其后中军护卫,然后便是骑兵,之后紧随一辆辆辎重车。

  与其他兵马行军不同,这里的辎重车位于前方,似乎装满了物资,在路上压出一道道深印。

  再然后便是步行小跑的兵士,队甲旗帜,井然有序,每一步抬脚落脚都整齐划一,一眼望去森然qiáng悍。

  而在后边的兵马,虽然是一般的排列的行进方式,但看起来总是缺少点气势,或者是因为辎重车少一些,或者是因为兵马行进的不够整齐,但总体来说,在前方队列的带引下,兵士们一个个气势不弱,顶盔披甲脚步也未曾懒散放慢。

  几匹兵马从后方疾驰而来,看到马上人的穿着打扮,行走的兵丁忍不住侧目,看着自己的将官直向前方飘dàng着青山军大旗的所在。

  “赵小姐!”

  “赵小姐!停下!”

  几个将官纷纷喊道,声音急促,面色微沉。

  赵汗青没有勒马,夏勇杨景等人也看向他们。

  “行军途中不能随意停下。”她说道。

  还随意!

  “赵小姐,这方向不对啊。”一个将官哑声说道。

  “对啊,我们不是要去蒲yīn吗?”另一个将官跟着急道,“这怎么往南走了?”

  赵汗青看着他们。

  “不去蒲yīn啊。”她说道,“是要南下。”

  几个将官瞪大眼。

  “为什么?”他们齐声问道,“伯爷火牌调兵可是要咱们去蒲yīn的。”

  “哦,我觉得南下才对。”赵汗青gān脆利索的说道。

  她觉得?

  几个将官愕然,看着这个年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再看看他们互相。

  他们都是四十多岁,在战场上厮杀了半辈子。

  他们怎么没觉得?

  不不,关键是她这是在违背伯爷的调兵令。

  “这怎么是违背呢,不是有句话说,将在外令有所不受吗?”赵汗青说道。

  好像不是令有所不受吧?

  将官们怔了怔。

  “战场形势多变,伯爷那边被围困观察不够周全。”赵汗青接着说道,“我当然可以随机应变了,我带着将士们是去杀敌的,不是去送死的。”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将官们对视一眼。

  但是…

  “当然,你们有选择的权利。”赵汗青说道,“相信我的判断跟我走,还是听从伯爷的调兵令,我不bī迫你们。”

  她的判断,相信还是不相信?

  几个将官神qíng有些复杂。

  她带着将士们是去杀敌的,不是去送死的。

  前两次跟金人的对战的确印证了这一点,她们青山军行军布阵的确是让大家得益许多。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那些辎重兵车。

  几个将官下意识的看向其后。

  很明显,这些兵车也自然是跟随青山军左右的。

  几个将官退开纵马向后而去,心思沉沉。

  “要不,拍个哨兵给伯爷说一下,看他怎么决定。”一个将官忽的说道。

  这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再用哨兵去传递消息,一来一去又要花费好些时候,且不说中间还有金人阻隔,能不能送到还是个问题呢。

  这话分明就是说要跟着青山军走了。

  一边是伯爷军令,一边是生死,不不,当然他们不是畏惧生死,而是不做无意义的生死,死也要死的有价值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