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_作者:希行(428)

2017-02-03 希行

  众人一怔,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女孩子,陌生是大多数人未曾见的面容,熟悉是大多数人都闻过的名声。

  那个自从来到阳城就闹得方家宁家两家不得安生的君小姐,还有这种本事?

  众人旋即哗然。

  ……

  “这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方家的厅堂里站满了人,马知府等官员被从大街上请进方家,方老太太命人捧茶一面开口说道。

  “当初承宇犯病,我们遍寻名医结果都无解,那时候亲家公还在,我们也请了他,他当时也来看了,但是也是束手无策。”

  “让我没想到的是,亲家公原来一直惦记着承宇的病,潜心研究,孜孜不倦,记下了许多偏方,只是可惜尚未解出便亡故了…”

  “让我更没想到的是,亲家公去世了,我的外孙女不仅接过了家传的医术,还也记挂着承宇的病qíng,从此后她按照亲家公的笔记…”

  原来是这样吗?

  原来是这样啊。

  大厅里的人们都看着君小姐。

  站在人群后的仆从眉头微皱,似乎迷惑又似乎恍然。

  这个君小姐会不会医术高不高超目前不重要,随后都能打听。

  现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方家早就知道方承宇是中毒?病是天意,毒是人为,所以一直防备着筹划着?

  “…她翻遍了医书,在汝南,在抚宁…”方老太太的声音还在继续。

  看着方老太太一副老生常谈追古忆昔的神态,马知府带着几分不耐烦打断。

  谁管你怎么艰难怎么用心怎么治病。

  “这些事无关紧要。”他说道,“大家都知道你们方家被仇人陷害,也知道你们筹划翻身不容易。”

  说罢看向君小姐。

  “不过你到底为什么会去采药一夜不归,你们家里人一点都不知道?”

  对啊,为什么呢?

  偏偏是这个时候。

  这是不是太巧了呢?

  仆从抬起眼皮看着君小姐。

  “这是真是太巧了。”君小姐一脸歉意的说道,“我也没想到竟然会出了这种纰漏,引起了这种误会。”

  纰漏和误会吗?

  屋子里的人都看着她,君小姐轻叹一口气。

  “我的确跟林主簿说话了,他也没说谎,说完话我们就告辞了,我原本是要回来的,经过一条街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人。”她说道。

  看到了什么?

  大家竖起了耳朵聚jīng会神的听。

  “一个卖柴的。”君小姐说道。

  一个卖柴的?

  “卖柴的怎么了?”方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道,“你痛快点说,别磨磨蹭蹭的gān什么?”

  磨磨蹭蹭的是想要编瞎话吗?

  仆从眯起眼。

  君小姐神qíng踌躇,似乎有些不安。

  “主要是,我怕我说了你们不信。”她说道,“那个卖柴的人带着一个小孩,小孩的手里拿着一朵花。”

  花?

  “这朵花是一味药材,对承宇的病调养很重要,且很难得,我已经找了很久了一直没找到。”君小姐接着说道,“所以我问卖柴人从哪里摘来的,因为想要越早拿到越早用药,就让卖柴人的小孩来给家里捎个口信,我则直接去采药了。”

  她说到这里一脸歉意和无奈。

  “看起来,口信没有捎到。”

  第八十七章 真是没想到

  口信没捎到?

  就这样?

  这个理由是不是太糙率了?

  屋子里的人鸦雀无声。

  “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有人忍不住脱口问道。

  君小姐没有丝毫的被冒犯的不悦,而是很赞同的点点头。

  “真的是太巧了。”她说道,“说出来我自己都不相信。”

  你自己都不相信了,我们还能说什么。

  屋子里的人再次沉默。

  但有人咿了声。

  那是站在角落里的一个方家的下人。

  “说起孩子。”他想到什么恍然,“我想起来了,的确有个孩子到家门前来,不过那时候老太太你们才回来,家里的人进进出出的忙乱收拾祭奠的事,那孩子靠近时大家以为是看热闹的便呵斥了两句,那孩子就掉头跑了。”

  方家如此的人家,按照君小姐所说,那是卖柴人的孩子,是个乡下的孩子,难免胆小畏惧,可不是一喊就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