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_作者:希行(438)

2017-02-03 希行

  因为一场书结束而有些杂乱的茶楼再次轰然。

  “方少爷。”

  “是方少爷。”

  “方少爷,是不是真的啊?”

  “方少爷,你曾祖父是不是真的救了先帝啊?”

  众人围过来大声的询问着。

  方承宇含笑不语,在护卫的护送下下楼。

  到了楼下围来的人更多了,这么多日子,这还是方家的人第一次露面呢。

  “方少爷,到底是不是真的啊?”大家纷纷的说道,“真的是救过先帝吗?你就告诉我们吧。”

  方承宇停下脚,含笑看着这些人。

  “那个是不是真的其实不重要。”他说道,“大家知道我们的圣旨是真的就足够了,是不是?”

  在场的人都愣了下。

  是吗?

  “总之圣旨是真的。”方承宇说道,抬手向京城的方向抱拳,“皇恩浩dàng也是真的,大家还要问别的什么真假呢?”

  说罢在护卫的拥簇下径直而去了,留下茶楼里的众人神qíng怔怔。

  对啊,除此之外还问什么真假?问方家拿到圣旨的功绩真假,还是问皇帝赐予圣旨的皇恩真假?

  这些真假,可不是轮到他们来质问的,君不见连锦衣卫们都没有过问吗?

  要不然这些说书人怎么可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里说的口沫四溅?

  这些事肯定已经被报到京城皇帝跟前了。

  是真是假,谁说了都不算,皇帝说了算。

  皇帝会怎么说?

  皇城的一间值房里,有人也在等着消息。

  值房yīn暗窄小,纵然外边六月炙阳,内里依旧昏暗,尤其是乍一从外边走进来,根本就看不清坐在其内的人。

  进来的是一个细皮嫩ròu白胖的太监,他眯着眼好一会儿才找到屋子里的人坐在哪里。

  一个几案后,穿着大红衣袍身材瘦削如刀年轻男子正低头翻看公文。

  “哎呦我的陆大人,这屋子太暗了,仔细看坏了眼。”太监笑盈盈有些夸张的说道。

  听到这话年轻的男子抬起头来,昏暗的室内面色瓷白,那一双幽暗的眼更显得yīn寒。

  “原来是郭公公。”他说道。

  他的声音跟他的相貌不同,醇厚,还有几分木讷。

  单单听这声音没人会把他联想到那位令人畏惧,官员们也闻风丧胆,手上沾满了血的杀人不长眼的镇抚司掌刑千户陆云旗身上。

  只会把他当做一个淳朴老实的兵丁。

  其实他也本就是一个老实的兵丁出身。

  他的父亲一辈子老实籍籍无名,大家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继承了父亲衣钵,本该子随父一般老老实实籍籍无名的过一辈子的人,竟然一跃成了令民间朝堂都闻之色变的人物。

  第九十三章 后果慢谈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陆千户在人前很少说话。

  有人私下说古有兰陵王貌美遮面,今有陆千户声暖噤言。

  当然对于把一个搞构陷杀人命来俊臣周兴之流的酷吏,和保家卫国的兰陵王相提并论,自然引来一些人的嘲讽和咒骂。

  当然,这都是私下的。

  再当然,尽管是私下的,这些人也都莫名其妙的出了事,是秀才在科考的时候被查出夹带,从此丢了学问之路,是官员的被查出贪腐受贿,或者判了冤假错案,贬官的贬官削官为民的为民,凡此种种,最后都是为自己说的话得了回报。

  只不过这回报实在是非他们所愿,但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难两全。

  陆云旗站起身来施礼。

  论官职他并不高,眼前这位姓郭小名奴儿的太监是皇帝的近身太监,在司礼监也是数一数二的。

  看到陆云旗起身,郭公公就已经笑着疾步上前,神qíng恭敬。

  “千户大人,可别这么多礼。”他笑着说道。

  陆云旗便没有再施礼,站直了身子。

  “陛下是有吩咐了吗?”他径直问道。

  郭公公应声是。

  “陛下说这件事他知道了,事qíng过去太久了他也记不得是怎么回事了。”他说道。

  “下官去查。”陆云旗说道,抬脚就走。

  郭公公哎呦着忙拉住他的胳膊。

  “我的大人,奴婢还没说完呢。”他笑着说道,“但是陛下说这个圣旨是的确有过的,先帝一共写过两个如朕亲临的圣旨,一个隐去了名讳。一个是给了成国公,现在看来那个隐去名讳的就是这阳城方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