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_作者:希行(635)

2017-02-03 希行

  大家都说这个皇后很严苛,但君小姐没这个感觉,她小时候常常来刘皇后宫里玩,刘皇后还亲自给她烧过鹿ròu吃,还允许她趴在chuáng榻上吃瓜子,不像母亲和姐姐那样总是管着她。

  当初自己离开皇宫,刘皇后很是舍不得,但又赞叹她是个好孩子,每一次过年回来,她都要在刘皇后宫里住一晚,吃着刘皇后特意给她留着的爱吃的零食。

  以前在宫里不觉得如何,后来跟着师父在外边走的多见的多了,她就知道这种相处就是民间的那种祖孙qíng。

  她从来都是把她当嫡亲的祖母的。

  不知道刘皇后得知父亲死时什么感觉,或者这一切都是如她所愿,那她到底对父亲对自己一家人有没有感qíng呢?养只猫狗也会有感qíng,更何况是人啊。

  或者也正因为是人吧,人总是对人更无qíng一些。

  有宫女端来酒杯,君小姐接过,随着司仪的唱礼,举起酒杯俯身一拜,再拜,三拜。

  大殿里响起齐齐的恭祝声,鼓乐齐鸣。

  礼毕殿内的气氛就欢悦轻松了很多,最先是公主们上前围着太后娇声软语的喊着皇祖母要红包,太后亦是笑着果然拿出红包给了她们,引得内外命妇们一起凑趣。

  君小姐站在殿内最末尾,随着旁边的人一起笑着。

  一个内侍凑近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太后似乎想到什么,视线向殿内看来。

  说笑声立刻停下,殿内恢复安静。

  “那位神医君小姐呢?”太后的声音沉稳响起。

  殿内的视线顿时都乱看过来,君小姐垂目迈出来几步站在正中,对着太后跪下来叩头。

  “民女在。”她说道。

  所有的视线都落在她的身上。

  “免礼。”太后的声音从远处落下来,“过来让哀家瞧瞧。”

  君小姐应声是,再次叩了一个头才起身,端手微微垂目向前迈步,两边无数视线凝聚在她身上,看着她的发饰,看着她的面容,看着她的身姿步态。

  从殿的最门口处到太后宝座前的距离,对于好些内外命妇来说都觉得太远,她们甚至光想一想在众人的注视下这样走过去就觉得窒息。

  但这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却走得稳稳当当,面容不仅没有丝毫的拘谨,反而越发的从容。

  她站定在太后面前几步外,举止大方雍容而优雅,就好像这样做过很多次。

  她抬起头看向太后,太后也看向她。

  太后穿着朝服大妆,越发显得端庄肃穆。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太后了,自从父亲过世她们姐弟进了怀王府,就连成亲的时候,太后也没有见她,就好像整个人都突然从她们的生活里剥离而去了。

  一件东西说扔就扔了,感qíng原来也可以这样啊。

  君小姐垂目屈膝施礼。

  “果然是神医风范。”太后的声音落下来,“听说你看病规矩很大,那你看看哀家,有没有凶兆啊?”

  这话问的有点不客气啊。

  你规矩大,能有多大,大过天家帝王家吗?

  不大的话,所谓看病摆出的规矩也不过是看人下菜碟,瞧不起这些王公贵族吗?

  再者你给不给太后看病呢?

  说太后没病是不现实的,毕竟年纪大的人谁多少都有些不舒服。

  但如果说有病,这大过年的真要跟太后说一句你有凶兆吗?

  大殿里气氛有些凝滞更加安静。

  第六章 太后有赏

  世界是多变的。

  君小姐想到师父曾经说过的话,师父说这是一个和尚说过的话。

  师父说和尚说的话大多数是鬼话,但这句话说的还算真话。

  世是时间,界是地点,时间不同了,地点不同了,便会发生变化。

  现在就是这样。

  她不是九龄公主了,她也不是她的皇祖母。

  她是臣民,她是太后。

  她对她需要恭敬,而她对她则不需要客气呵护。

  所以这话问的不客气,这话不客气的也理所当然。

  君小姐垂目笑了笑。

  “规矩是由命定的,规矩再大也大不过命。”她说道,对着太后再次屈膝施礼,“太后娘娘命中注定逢凶化吉。”

  太后娘娘一怔,旋即笑了。

  “果然是神医,说的话真是神。”她说道,“哀家都不知道你是夸哀家呢还是夸你自己呢。”

  看到太后笑了,四周妃嫔命妇们忙都跟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