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作者:山楂丸子(112)

  韩念念差点没咬到舌头,本想拍马屁,结果拍到马腿上…

  小面瓜突然犀利了起来,不依不饶追问,“那你呢。”

  韩念念重重咳了一声,“我是例外,我是媒人,只负责撮合姻缘。”

  “难道媒人没有姻缘啊…”方知行忍不住嘟囔一句,可惜风太大,韩念念没听清。

  到三岔路口,韩念念跳下了自行车,伸手往南边方向指指,“我跑半小时就能到家,方书记,谢啦!”

  方知行摇头,“不用跟我客气。”

  两下告辞,等方知行走远了,韩念念才把装猪ròu的麻袋扔空间,一路小跑到家。

  “咋样,念念借到了没?”

  见韩念念累得哼哧哼哧,韩桂娟忙从大铁锅里舀了一瓢凉开水递她。

  韩念念咕咚几大口,指指扔在堂屋地上的麻袋,气喘吁吁道,“借了四斤猪ròu,另外我还买了一副猪下水和猪心肺,能配着蔬菜炒几样。”

  韩桂娟不迭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

  说话间,进里屋数钱给韩念念,“这两块大ròu得七八毛一斤吧,还有猪下水和猪心肺,四块钱你拿着。”

  韩念念没接,“姑,玲玲好歹结婚,我这个当姐的总该给她置办点东西。”

  韩桂娟不由分说把钱塞给韩念念,“一码归一码,置办酒席的菜钱哪能让你出!”

  话说到这份上,韩念念慡快接过,又想起还有暖壶和糕点,挨个从布兜里掏了出来,“红色暖壶给玲玲出嫁用,蓝色咱们自己用。”

  “至于糕点,姑您看着招待客人吧。”

  韩桂娟诧异,“买暖壶得用工业劵,你哪来的啊?”

  韩念念一个头两个大,“哎呀姑,不要问我这么多,反正不是偷来的。”

  “你这孩,借人家的还得还,咱还不上工业劵拿点别的东西跟人换,可不能白拿了人家的东西!”韩桂娟爱不释手的摸着两个铁皮暖壶,开启絮絮叨叨模式。

  韩念念听得昏昏yù睡,gān脆出去串门子,去打听还有哪家未婚和待嫁的姑娘小伙儿。

  眼下猪ròu有了,农家蔬菜不愁,油盐酱醋都还有,就等着陈玲婚期到了宴客送嫁。

  结婚前一天,陈家人还得派个人去韩桂娟娘家下帖请人,小山子乡称它叫“撑腰杆”,娘家人来的越多越有面子。

  这个活儿自然落在了陈卫东身上。

  一向不多话的陈卫东竟难得发起了牢骚,“不想去,看到我姥就烦,还有我大舅妈,佐料罐子一样,一肚子坏水儿。”

  韩念念听得纳闷,连陈卫东都这样说了,那得多奇葩的人…

  牢骚归牢骚,还得要去接。

  韩家村生产队有些远,陈卫东早上赶马车过去,半下午才回来,再回来时,马车上多坐了一老一少两个女人,还带了两个娃。

  老的那个应该是韩寡妇了,年轻的姑娘跟陈玲差不多大。

  “是大妞,大舅家的小闺女。”叶兰英开了口,委婉的提醒韩念念,“xing子跟大舅妈一个样。”

  老少四人都进了堂屋,两个半大的娃应该是韩寡妇的重孙了,吵嚷着要吃零嘴儿。

  韩寡妇脱了鞋上炕坐,使唤叶兰英,“快,拿点零嘴给牛蛋狗蛋啊。”

  叶兰英从里屋抓了瓜子糖块出来,不等她分,两个娃一哄而上,小láng狗一样抢叶兰英手里的零嘴儿,一旁的大妞趁机也抓了几块糖。

  老太太眯眼看着两个重孙吃到了嘴,笑得满意。

  错眼间,老太太才注意到韩念念这个陌生面孔,“这是哪个家的?”

  正巧韩桂娟端簸箕进堂屋,对老太太道,“娘,这是我二哥家闺女,前段时间找过来,我还没带她去看你。”

  “念念,快叫奶啊。”韩桂娟胳膊肘拐拐她。

  大概是提前被洗脑过度,韩念念有点膈应这个重男轻女的老太太,看她面相也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善良指数只有两颗星…

  勉勉qiángqiáng喊了一声,“奶。”

  韩寡妇好半响才反应过来,“老二家的?”

  “是我二哥家的,就这一个闺女。”

  “老二呢?”

  “厂矿坍塌…和我二嫂一块…”韩桂娟红了眼眶子。

  “我苦命的老二呀,没天良的老天爷啊,我老二要活着,不过四十出头啊!呜呜…”老太太突然大哭起来,把韩念念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