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作者:山楂丸子(136)

  方知行有些不好意思的撇开脸,堂屋里就他两人,三个老人家都在外边忙活,似乎极有默契的给他们丢出了一个空间。

  “我还不是想你能过来看看我。”方知行小声的说了一句。

  韩念念红了脸,没吱声。

  方知行头微垂,视线落在搁在躺椅扶手上那只白皙纤细的手,再次鼓足勇气,把手搁了上去,察觉到她似乎想缩走,方知行用了些力,没让她闪躲。

  “念念,你同不同意跟我处对象?”

  “咳咳…”韩念念险些呛到,待稳住了心神之后,才反客为主道,“看你表现。”

  “我表现不够好?”方知行勾嘴笑了起来,傻子也知道是有门道了,他还算上道的追了一句,“那我争取表现更好。”

  韩念念忍不住,冲他眯眼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灿若繁花。

  愣是把小面瓜看呆傻。

  ……

  不过十一点,方婆婆家的午饭已经上桌。

  大盘的猪ròu白菜馅饺子,大骨头汤,蒜泥蘸料,老少五人围一桌,吃得喷香。

  “丫头啊,多吃些,咋跟吃猫食似的,胖些才好看!”方婆婆一个劲的往韩念念碗里夹饺子,丫头人虽瘦,好在身架还有,多养养指定能吃得白胖!

  韩念念有苦说不出,吃太胖,在这里是美了,回去一上镜头,立马遭人嫌弃大饼脸啊…

  “多吃些,能吃是福气!”王婆婆跟着附和,又给韩念念盛碗骨头汤。

  方知行心里无比赞同两位老人家的说法,默默往韩念念碗里夹了几个饺子。

  方婆婆看在眼里,笑而不语。

  “丫头,啥时候搬过来住呀?总住在亲戚家也不是个事,搬过来咱们刚好凑四个脚,没事打打牌多惬意!”还是老爷子头脑最清醒,知道先把距离问题给解决。

  韩念念正吃着饺子,含含糊糊道,“准备过完年再过来,正好能赶上城里招工,还能把工作解决了。”

  工作要解决,户口迁移也得解决,还要提前给陈家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

  眼见天越来越冷,地里几百亩的地瓜刚收完,洋洋洒洒飘了一场大雪,加上韩念念的口粮,陈家统共分到六大麻袋红薯,担心冻坏,不敢搁在外边,地窖里储藏着。

  韩念念过上了吃烤地瓜、蒸土豆、煮大白菜的日子,自留地里再也没有夏秋季那般多蔬菜,要么大白菜,要么土豆。

  烤地瓜吃一顿两顿,图个新鲜,顿顿都吃,难免食不下咽。

  好在小妞妞还在哺rǔ期,为了给叶兰英养奶,陈卫东三五不时上山下河,野jī、野兔、鲤鱼时不时能拎回来,总算改善了整体的吃饭状态。

  学校里也快放假,韩念念不得不把迁户口的事提上日程。

  趁着吃饭空当,全家人都在,韩念念斟酌着开了口,“姑父,姑,我先前在方大兴当临时工时,租了一处房子,后来房东要把房子转出去,带院子的小平房,要六百块,我一看机会难得,加上我爹娘给我留了一笔存款…然后就买了下来。”

  啪嗒一声,韩桂娟吓得筷子都没拿稳当,“花六百块出去买了个房?”

  韩念念点头,忙道,“姑您是不知道城里私人房产极少,好容易碰到个机会,我不想错过,我也打听过,有房子就能把户口转过去,商品粮户就意味着能找到正式工作,每个月粮票、工业劵啥的都不用再犯愁…”

  她说得一套接一套,韩桂娟半响才回过了神,心里直叹,她这侄女,实在太有主意了,瞧着嘻嘻哈哈,却是个有主见的。

  陈爱国也跟着反应了过来,沉吟道,“念念这把gān得不错,手里头有钱,买下来是好事,吃商品粮总比面朝huáng土背朝天要好!”

  “就是,以后还能去妹子那儿打打秋风。”陈卫东憨笑。

  韩念念慡快道,“随时去!”

  “那念念,你是打算迁户了?”陈爱国卷了烟抽着。

  韩念念不瞒着,“姑父,我是打算在年前迁过去,学校那边再跟姚校长说一下。”

  “成,那别耽搁了,明天我去镇上公安局给你问问迁户要哪些手续。”

  韩念念心生感动,开玩笑道,“我当这里是老家,还得回来磨您和我姑!”

  陈爱国乐呵呵道,“那可不,我跟你姑可是拿你当闺女看,想回来啥时候都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