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作者:山楂丸子(177)

  “真香!婆婆手艺好!”太久没吃ròu,陈卫东几乎láng吞虎咽。

  “小伙子慢点吃,炉子上还有!”王婆婆又给他碗里添满。

  “小伙子,喝不喝酒?来点?”老爷子热络的给他倒上半碗白酒。

  酒足饭饱,陈卫东挠挠头,开始不好意思了起来,晌午吃的可是人家的白面猪ròu,多金贵啊!

  “婆婆,下回我过来给您背点粮!”陈卫东不愿欠人qíng,怪难为qíng的。

  王婆婆不在意,“丫头都给拎好几回粮食了,你们也不容易,出门在外,谁能不碰到个困难,吃顿饭又不是啥大事。”

  老爷子也道,“真要较真起来,咱家还欠你粮呢!”

  陈卫东憨笑,到底没再瞎矫qíng。

  下午韩念念带陈卫东去买自行车,赶着劳动节,百货商店人满为患,二楼自行车柜台,普通的国产自行车,凤凰永久飞鸽红旗大金鹿,不要工业劵的高价车四百多一辆,除非傻了才去买。

  韩念念从包里数出一叠工业劵,扭头问眼已经看直了的陈卫东,“哥,钱带了没有?”

  陈卫东把一捐钱从上衣口袋掏出来,去年收成好,光是在生产队挣工分换的钱就有七十多块,她媳妇把结婚的彩礼钱也添上了,再加上在养殖场打零工挣的,零零碎碎凑足了一百五十块。

  “哥,看上哪个牌子了?”韩念念对自行车完全没概念,就跟对几十年后的跑车xing能没概念一样。

  “论外观,要数凤凰,可论起实用,还是二八永久。”来之前,陈卫东已经跟村里有自行车的几个小年轻商量过,“还是买二八永久。”

  售货员一听这是要打算买了,笑吟吟道,“二八永久一百三一辆,五十张工业劵,劳动节大优惠,凭工作证可减免一半工业劵。”

  韩念念二话不说把随身携带的工作证jiāo出来,让售货员开票写收据。

  办好手续,陈卫东高高兴兴的扛起大永久就下楼。

  韩念念惦记小侄女,用粮票称了几斤糕点,又去烟酒柜台买了两瓶白酒,一块让陈卫东带回去。

  “大妹子,用你这些工业劵,已经够麻烦了。”陈卫东不好意思接。

  韩念念不由分说塞给他,“又不是给你的,白酒给姑父…大丫长牙了吧,刚好能吃点jī蛋糕,闺女一样惹人疼,给娃吃好点!”

  陈卫东眼眶子发热,哎了一声,把网兜子挂在自行车把手上,跟韩念念告别回乡。

  打仗似的过了劳动节,晚上又在王婆婆家吃了顿蒸洋槐花。

  玉米面拌的洋槐花,倒上油盐,平铺在篦子上,蒸好之后淋上蒜蓉、麻油,吃着喷香!

  半蛇皮袋洋槐花只蒸了一小半,王婆婆留了点,剩下的让韩念念拎回家。

  这玩意不能搁时间长,转天去上班,韩念念又分了一半拎去学校,哪个老师要就给谁。

  结果不少老师都想要…

  最后还是被年纪大点的马老师和脸皮厚的牛老师平分了。

  马老师喜滋滋的把洋槐花搁在自己办公桌下,随即对韩念念道,“韩老师,今天中午恐怕不能早下班了。”

  “怎么了?”

  “分房呗,每年都要来一次,讨论来讨论去,归根结底还是房子不够住。”

  时下多得是老少及代人挤在一块住,年轻人到了结婚年纪,就开始每年向单位递jiāo住房申请,每个单位房子统共就那么点,僧多粥少,分来分去总是不够,好些年轻人等了十来年都不一定能分到房。

  听马老师细说,韩念念不由咂舌,还好她自己有房,不用再发愁住哪儿。

  趁午休的空当,姚校长开了个简短的会,围绕住房问题,讨论刚腾出来的一间房分给谁。

  递jiāo申请的有四个老师,其中牛老师和孙老师都在内,令人意外的是曹尚梅也一声不响的递jiāo了住房申请。

  照例是先公演说申请理由,其他人无记名投票。

  孙老师年纪最大,他先。

  “我我我,我年纪不小了,最近处了个对象想结婚,家里实在住不下,急着申请住房,就是想早点打结婚证生个娃过日子,不然韩老师说我以后接孩子放学,旁人会说你爷爷来接你放学了…”

  众人轰笑,对孙老师的处境十分同qíng。

  时下结婚早,十五六结婚的大有人在,三十出头就当爷爷的也有,像孙老师这样年纪的,再拖两年,以后生了娃,真会有人误以为是爷爷来接孙子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