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作者:山楂丸子(256)

  这两天过来看她金孙的络绎不绝,家里瓜果齐全,泡茶端瓜子,忙又让小保姆看着加两个菜。

  薛晓鸥闻声从屋里出来了,头上扎了个红布条,大热天还穿着长衣长裤。

  “你不热啊。”韩念念拉她坐,手居凉凉的一点汗都没有。

  薛晓鸥笑,“等你生完娃坐月子就知道啦,正是虚的时候,汗都很少淌,就算有淌的也是虚汗,两个娘都说了,要捂着不能受风寒。”

  韩念念摸着自己肚子,虚心受教,再看方知行,也是一副懵bī状。一时有些犯愁,他两都是生手,本来打算请王婆婆帮忙,转念一想王婆婆至今也未曾生养过奶娃,实在不行,到时候就拜托叶兰英过来指导…

  薛晓鸥拉她进里屋,“快进来看看我家小乖。”

  方知行不方便跟进去,在客厅坐着跟孟大娘说话,没几时,孟繁宗下班回了,瞧见方知行在,随意打了声招呼,掏了根烟递给他。

  两人默契的去后院抽了起来。

  屋里两个女人嘀嘀咕咕。

  “涨奶?”

  “涨得快难受死了,得吸掉,不然就结成奶块,还会发炎流脓。”

  韩念念听得头皮发麻,想也不想张口便问道,“那谁给你吸。”

  其实她是想问谁拿吸奶瓶帮你吸。

  哪知薛晓鸥脸一红,忸怩道,“孟大哥用嘴给我吸,他说这样少疼一点。”

  “……”

  无意听到人家闺房乐趣,韩念念忍不住笑喷,倒是把薛晓鸥羞臊的不行,推了推她胳膊,佯怒道,“笑啥笑,我看以后小行哥给不给你吸!”

  结婚的小妇人了,就是不一样,开玩笑的话都大胆了些。

  说笑间,小保姆敲门喊吃饭,除了外出开会的孟书记,围着圆桌坐了一桌。

  赶上年份不好,书记家的饭菜也跟旁人无差,就多了一碗巴掌大的糙鱼汤,好在夏秋之际蔬菜多,想点办法总能弄到。

  “小行、大闺女,随便吃啊,没啥好菜,今天粮站也没供应细粮,这月的两斤细粮票我看又白瞎了。”孟大娘心疼不已,就是让她媳妇受罪了,坐个月子也没啥好的给补身子。

  “大娘,怎么不去大桥口看看?”韩念念提醒她。

  大桥口城镇居民心照不宣的黑市。

  孟大娘道,“咋没去?天天提心吊胆过去晃dàng,糙米都卖到五块一斤啦,哪是吃米,简直吃钱!”

  “黑面更离谱,六块六一斤,爱买不买!”

  物以稀为贵,越是见不到的东西叫的价越高。韩念念默默算着自己空间里存于的细粮,本就不多,方婆婆去世前又放出来不少可着她老人家吃,看来以后得省着点了,总不能让她两个娃跟着他们继续啃馍馍头吃咸菜gān…

  心里这么打算着,晚上下班回去,舍不得放细粮了,做了高粱掺和菜蒸的团子,配上咸菜gān还有稀面粥。

  饭刚做好,大门吱呀一声响,方知行拎皮革包回来了。

  “方书记,回来啦,洗手吃饭。”

  外头凉快,圆桌支在廊檐下吃饭,方知行一看饭桌上摆的,有点诧异的看了他媳妇儿一眼,“媳妇儿,怎么突然会过日子了?”

  韩念念没好气白他一眼,“嫂子都跟我透底了,说今年秋半季的收成又不行,整个夏天就没咋下雨,gān死了不少庄稼。”

  “我看咱们还是未雨绸缪,省着点吧,我空…我那点粮,得留着喂肚子这两小祖宗。”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歹是个影后,以前哪为这点事发过愁。

  “实在不行,我去外市哪怕外省去弄粮,想点办法就是,明天不能再这么吃了。”说话间,方知行摸了摸他媳妇儿肚子,“有没有踢你?”

  “踢得厉害!”

  韩念念挺着大肚坐了下来,忧心忡忡道,“我看还是别从外省弄粮,就跟明目张胆去黑市买粮一样,虽说有点脑子的都这么gān,就怕有心人举报,方书记,这几年就要乱起来了,咱们还是低调行事,勿得罪小人。”

  方知行被呛住,连咳了数声,无奈的看他媳妇儿,“隔墙有耳,先吃饭,睡觉再说。”

  韩念念吐舌,歇了声,小夫妻两闷不吭声吃了饭。

  饭后方知行把碗筷收洗了,铁皮炉子上倒了温水,洗了手脸之后,又弯腰给他媳妇儿洗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