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作者:山楂丸子(5)

  冷不丁出现这么个声音,韩念念被吓了一跳,啊了一声,立在原地不敢动。

  脑海里的声音还在继续。

  【现在在下将为您扫描对方信息。】

  韩念念下意识看向离她越来越近的马车,视线放在年轻小伙身上。

  【颜值:70分

  智商值:75分

  qíng商值:65分

  财富值:60分

  善良指数:五颗星】

  【宿主,对方是个可以相信的人。】

  正此时,年轻小伙紧扯马缰,勒停了马车,冲韩念念热心喊道,“同志,你这是要去哪儿?我回小山子乡,顺你路不?顺路就上来,我捎带你一程。

  韩念念回过了神,立马道,“顺路,我也去小山子乡!”

  “好嘞,快上来!”

  韩念念跳上去,原本躺着的老太太裹棉被坐了起来给她挪位置。

  韩念念朝老太太看去,令她意外的是,这次她脑子里居然没再想起一板一眼的机器人声音,韩念念没工夫多想,老太太已经开口了,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笑吟吟问她,“闺女,是城里人吧,去咱们小山子乡gān啥?”

  韩念念转了转眼珠子道,“我,我找亲戚。”

  小山子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老太太没再追问韩念念去哪家找亲戚。

  反倒是韩念念有意搭话,想从他们口中获取更多信息,便主动道,“奶奶,您这是从哪儿回来?赶车的这是您孙子?”

  闻言,赶马车的小伙回过头,笑道,“我叫大勇,昨天带我奶去城里看病,耽搁了一天,早上才赶回。”

  话题开了头,就开始聊了下去。jiāo谈中,韩念念得知这对祖孙是小山子乡、叶姚生产队的人。顾名思义,叶姚生产队就两个大姓,叫大勇的小伙姓姚。开chūn之后,老太太老寒腿的毛病犯了,乡里药石无医,这才去生产队一把手--政治指导员家开了介绍信,又借了生产队的马车,把老太太带到县城的医院看病。

  “看病要介绍信?!”

  韩念念有些惊讶,她演过古装剧,演过现代剧,就是没演过这个年代的电视剧,对这段历史,她所知的都是读书时期从课本上学到的那点东西,往白了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个长达十年之久的大革。命。

  姚大勇奇怪的看了韩念念一眼,只当是她一个女同志没出过远门的缘故,给她解释道,“不仅看病要介绍信,出个远门坐汽车、坐火车、住宿都得要。再往大了说,咱们生产队每年农忙前去城里采办种子化肥,如果不出具介绍信,人家还不卖给咱们呢。”

  “介绍信具体怎么开?”觉得不妥,韩念念又补充了一句,“我头次出远门,没搞清楚。”

  姚大勇从他夹袄口袋里掏出一张信纸,递给韩念念,“呐,给你看看。”

  韩念念接过抖开,介绍信很简单:兹证明,我生产队某某,因某某事yù前往某某地办某某事,望贵处予以配合。

  简简单单的一张介绍信,却给韩念念敲响了一记警钟。

  那个不靠谱的月老2233,竟然没给她办个合法的身份证明!她可是凭空多出来的一个人,等于是黑户啊!

  韩念念一路上心事重重,她连个最起码的身份都没有,那还怎么在这个地方混下去。远的不说,单说吃饭住宿都是个大问题。

  马车走了约莫二十里地,道路两旁渐渐多了住户,放眼望去全是低矮的土坯糙房,门口挂着还没来得及拆洗的棉布帘,如果哪家住的是石瓦房,那绝对可以称得上豪宅了。

  很快就进了小山子乡,乡里有个十字街道口,姚大勇放慢了马车,回头问韩念念,“同志,你家亲戚在那个生产队?我给你指条路。”

  人家话里的意思就是:你可以下马车了。

  韩念念磨磨唧唧,没挪屁股,面上露了为难之色。

  老太太见她这样,问道,“闺女,这是咋了?遇到啥难处了不成?要是不认识路,你只管说个地,或者把你亲戚名报出来,我让大勇拐个弯,专程把你送过去。”

  姚大勇点头道,“我奶说得对,是我大意了,你刚来咱们乡,那指定是不认识路。”

  他们越热qíng,韩念念越不好意思,但她也没办法了,总得赖上个人,不然今晚她露宿街头不成?

  还有户口问题,总得想办法解决了。

  “奶奶,大勇,我不知道我亲戚叫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住哪儿,只知道他们住在小山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