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作者:山楂丸子(68)

  方知行知她是谢他先前赠粮票,因此并不推辞,还拆点心盒拿了一块白印糕尝了一口,“很甜,味道不错。”

  说实话,韩念念有点诧异,其实她糕点也是买给婆婆吃的。主要是在韩念念的印象里,一般男人都不大喜欢吃甜食。没想到方书记好这口…

  他还把点心盒递给韩念念,“你也吃一块。”

  然后这两人就开始吃起了点心…

  吃到一半时,韩念念斟酌着开了口,“方书记,你这里缺人手吗?我能不能留下来做个临时工?”

  说这番话时,韩念念心里也在打鼓。她或多或少有旁听过,市里大到炼钢厂、纺织厂,小到新华书店、劳保物资店,招聘只招商品粮户,也就是说得有城市户口才能参加工作。

  想弄到城市户口,简单粗bào的一个方法就是买房落户,但是市区内房子大多又属公家,居民只有居住权,没有房屋买卖权。

  总之就是个连环套,死结。

  农村户口除非有门道,否则很难在城市找到工作。但是韩念念刚才上楼时,身边经过两个年轻的服务员,她们在说老家农村的琐碎事,由此推测,她要是想在方大兴落脚,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韩念念并不急着回小山子乡,她想利用这个暑假天多锁定几个目标,就算没有机会留在方大兴,她也想租个房子落脚慢慢找机会。

  毕竟她来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接触各种人,伺机为他们绑红线。

  ……

  古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方知行一口白印糕在嗓子眼还没咽下去…就有人趁火打劫了。

  咳了一声,方知行问道,“会不会算账?去前厅柜台吧,让我奶奶歇段时间。”

  韩念念立马笑弯了眼,不迭点头道,“会算,我心算很厉害,不用算盘就能算账!”

  韩念念一点也没chuī嘘,她对数字很敏感,看一遍听一遍就不会忘,心算虽然跟大神相比还差一截,但应付日常的计算几乎没问题。

  方知行有心考考她,从办公桌上拿了算盘,报数让韩念念算,修长的手指在算盘上噼里啪啦拨着。

  还没等他把结果在算盘上拨出来,韩念念已经报出了结果,并且百答百中。

  方知行露出了赞许的笑,“我后悔了,应该聘你当会计。”

  韩念念笑嘻嘻道,“小事儿,我可以兼任会计。”

  方知行犹豫了下,还是问出了口,“念念,你很缺钱呐?”

  可看她穿着打扮,水蓝色的短袖衫,卡其色布裤,周身无一处补丁,她不说自己的老家,绝对看不出是乡下人,如果真是缺钱,也不会大手大脚送块真丝料子给他奶奶。

  方知行能想到的,韩念念也不傻,她早想好了说辞,“乡里小学放假了,我没事gān,在家我又待不住,想找点事,钱挣多挣少是其次,只要别闲着就成。”

  闻言,方知行点点头,没再多问。

  两人又说了些细节。工资按月结算,比正式职工的工资要少,十五块一个月,三餐只有午餐是单位提供,其他两餐自己解决,住宿方面,方知行带她看了职工宿舍。

  后院靠西面有一排平房,男女职工分开而住。本地的正式职工通常回家住,外来的临时工人都会选择住在宿舍。

  大通铺,一屋子能住七八个人,洗脸盆子堆得横七竖八,夏天又闷热,进去就是一股臭鞋子味道。

  第26章

  韩念念立马退了出来,gān笑道,“我看我还是出去租个房吧。”

  她有打听过,在市里租一间单人房,一个月大概两三块钱,吃饭方面,反正她空间有存粮,平时随便对付几口,嘴馋了再花钱偷摸吃顿大餐。

  “有打算去哪儿租了吗?”方知行带她去前厅。

  韩念念摇头,“一会儿出去找找。”

  “我带你去吧,是我爷爷的一位故人,你住他那儿完全可以放心。”方知行开了口,总觉得她一个女同志,出门在外不是那么安全。

  “那太感谢方书记了!”

  方知行摆摆手,让她别放在心上。

  赶在中午饭点,前厅二十多张红木桌,座无虚席,还有人在排队等候。这些人中有梳着大背头、戴金丝框架眼睛的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带一家老小的,还有年轻的qíng侣…

  韩念念不由纳闷,这里可是高价餐厅,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来这种高消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