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_作者:莞尔wr(215)

2017-01-22 莞尔wr 宫斗文

  苏氏的脸色有些难看,傅明华却想了想:

  “如今杜大人年事不小,三省官员位置特殊,非心腹不能任。”杜玄臻是先帝心腹而非嘉安帝心腹,之所以如此多年来没有动他,恐怕不是嘉安帝不想动,而是杜玄臻此人混迹官场多年,为人圆滑,嘉安帝一来是一时半会儿摸不到杜玄臻的差处,二来也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可是此时不一样,此时苏氏问起酉阳王年岁,傅明华便想起杜玄臻的父亲,义兴王杜正年纪也不小了。

  义兴王是与酉阳王同期时追随先帝的功臣,都已是近八十之数,历经两朝三代皇帝,怕是大限将至,却又不敢死罢了。

  傅明华低头沉吟,苏氏被她说中了痛处,也是张不开嘴来。

  苏氏的xing格不可能无缘无故问起此事。

  一来有可能是义兴王身体不大好了,毕竟年岁到了这样地步。

  可若是义兴王一去,杜大人必会回乡丁忧三年。这是大好时机,而皇上此时手边又正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容大人……”

  傅明华就叹了口气,没想到嘉安帝也会如此长qíng了起来。

  郑国夫人死于宫中,嘉安帝趁杜玄臻丁忧之时,趁机提拨容涂英。

  恐怕这就是今日苏氏前来寻她的原因了。

  当日算计容三娘之时,苏氏也有份儿。那时色令智昏,对容三娘下手也就下手了。

  可如今人家的爹眼见即将飞huáng腾达,苏氏这个母早丧,且父亲另娶,并不受宠的西都侯嫡女无父亲腰,自然便急了。

  “你既然知晓,还来笑我?”

  苏氏看傅明华不慌不忙的样子,心里便有些酸楚。

  她想到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室贵胄,不由将手里的茶杯握紧了:“我也知你做不了什么,只是这心里堵得慌,总想找人说说话。”

  旁的人她也信不过,与她年纪相仿的,又实在太傻了,恐怕她张了嘴,旁人还不见得明白她说了什么。

  “当日说为了世子不能与我做朋友的,不知是哪一个。”傅明华捏了袖口放了空的茶杯,说起这话时,苏氏便眯了眼睛笑:“我们现在也不是朋友,不过我来者是客罢了。”

  傅明华也不与她争辩,只是想起容涂英,没想到这倒是算一个人物。

  “对了,今年好似不少才子进了洛阳之中,有个姓陆的,连季昭都提起好多回了。”

  苏氏被傅明华点破了心中之忧,这会儿倒好受了许多,她话峰一转,想说几句轻松的话,却没想到她这话一说出口,傅明华顿时便抿了抿嘴角。

  第一百五十六章 缘由

  “据说此人颇得姚释之侄,陇西太守姚大人赏识,为他出具保书,将他举荐到了杜大人名下。”

  苏氏目光一转,挑了嘴角就笑。

  当然闺阁少女对这样的话题向来是不感兴趣的,她之所以特地提到陆长元,实在是因为此人颇为不一般,贺元慎曾在靖王府中与这陆长元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领他前去靖王府的是容大人身旁的红人李彦安,这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那陆长元年纪不长,却极有文采,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苏氏凑过半面身体来,一双眼睛瞪得有些溜圆:“你说这陆氏到底是何来历,怎么偏偏就连姚大人都为他保荐?”

  她最好奇的就是这一点了。

  大唐所谓的科考只是刚刚萌芽,朝廷招揽人才便须得由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举荐。

  若能由有名望的大儒举荐入仕,自是最好,与此同时还有官员、勋爵举荐。

  而举荐人在出了保书的那一刻,便证明与被举荐人形成一种师生关系。

  若将来学生行差踏错,出具保书的人自然名声难保。

  真正的勋贵与有名望的大儒,极为爱惜名声,陆长砚能从姚焕致手中拿到举荐书,且受他力捧,实在是让人有些意外。

  “季昭也对他赞扬有加,说他文才过人,气度不凡。”苏氏笑了两声,伸出双手托腮:“我前两日在靖王府看过,不过就是普普通通罢了。气度没看出来,倒是一身穷酸气颇为显眼。”

  傅明华低垂下头,捏了帕子掩住了嘴边的笑意。

  苏氏再是沉稳,可也只是个不足十四的少女,此时便显现了出来。

  “依我瞧,他能哄得姚太守如此助他,便证明人不可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