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_作者:莞尔wr(906)

2017-01-22 莞尔wr 宫斗文

  《楚辞渔父》篇中,屈原遭流放,而神qíng凄苦,偶遇江边渔父,渔父问及屈原何故不得开怀,落得被流放的地步,屈原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便出言劝慰,认为屈原应随时世变化而变,随波逐流,才可过得舒坦。

  只是屈原却宁死而不愿同流合污。

  此时贺元慎说出这话,周围不少人望着之前开口劝贺元慎共饮的朝臣看,气氛一下便有些僵住了。

  洪少添听得分明,忍不住就道:

  “谁是屈原,谁又是渔父呢?”

  贺元慎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他觉得世道艰难,朝中人心叵测,高甚这样的朝廷大员遭刺杀已经好些天,凶手却迟迟未被抓捕,朝臣却寻欢作乐,无人想起高甚来。

  旁人见他态度狂傲,心有不满:

  “左拾遗满腹才学,涉猎极广,听说吟诗作对,也是信手拈来。今日这样大喜的日子,不知左拾遗可能作出一首诗来?”

  若是以往,贺元慎自然听得出来这人话中的讥讽之意,而忆及卫安公府,忍气吞声。

  可此时他心中有怨,听了有人挤兑,便不由道:“满腹才学不敢当,吟诗作对倒也学过一些,只要诸位大人不嫌弃粗鄙。”

  说完这话,他顿了半晌,张嘴就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重浊làng掩清明。东施揽镜见真伪,唯有脂粉饰太平。”

  他诗里透出的讥讽,顿时将周围的人都激怒了。

  贺元慎却不以为意,接着又念:“北边高府失至亲,东面神仙拜昆仑。百姓点香拜神佛,庙中菩萨无人xing。”

  他一句话将人得罪了个透,洪少添当日在大理寺中便与他结怨,此时听他冷嘲热讽,心中不耐,便与他争执起来。

  贺元慎心中也有火气,又对朝中众人失望透顶,高甚之死至今无人查清,没有人为失去同僚而哭,却在皇后生辰这一日大肆饮酒取乐,这样的qíng景令他心中郁郁不得开怀,洪少添有意与他争执,两人自然便吵了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得极凶,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怒火中烧之下两人却顾不得那些,直到燕追出来时,二人已经吵得面红耳赤,自然是遭了燕追喝斥。

  “还未入宴,大理寺卿与左拾遗便被皇上喝斥,令其出殿反省。”

  傍晚之时,一群宫人为傅明华拆着云鬓,提起白日时发生的事,傅明华想到贺元慎,他年少之时,是温柔而多qíng的郎君,哪知几年之后,却成了这个样子。

  当日燕追当着他的面,令人刺杀高甚的举动,再想到贺元慎入仕之后被封为皇上身侧入谏的左拾遗。

  他的xingqíng没有成熟到足以担任这一官品,阅历亦是浅得最初让他看不清时势,便得罪了人。

  如今高甚当他的面被刺,使他对朝局产生怀疑,进而作诗几首,对朝中权贵加以讽刺。

  可想而知今日之后,该有多少人是恨极了他的。

  她想起了梦中贺元慎携家带口远离洛阳赴任的qíng景,梦里的‘傅明华’养在深闺,恐怕不知那是贺元慎变相遭了流放的原因,可如今的傅明华自然猜得出来原委。

  若贺元慎的结局与梦中一般,他乃是卫国公府世子,最终却落了个如此结局。

  不管他将来进或是退,盛名都大不如前,贺元慎的这一生已经算是毁了。

  燕追当日所说过的,‘yù要取之,必先与之’,还未给与多少,便借贺元慎,将卫国公府连消带打,贺家两代之后,也不过尔尔。

  贺元慎恐怕此时还未明白,自己身在局中,只是一颗任人拿捏的棋子,成了燕追治理朝政的牺牲品。

  “您不生气?”

  杨复珍有些诧异看了傅明华一眼,贺元慎今日所做的那首‘北边高府失至亲,东面神仙拜昆仑。’,分明就有讥讽众人为傅明华拜生辰之意。

  可是此时傅明华听了原委,贺元慎做的两首诗她都听过了,眼中却不见半丝怒气。

  旁边钗环拆了一妆枢,梳头的宫人安静的拿了篦子,正为傅明华梳理着那一头青丝,她伸手捏了扣在妆台上的海shòu鸾鸟葡萄镜,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有什么好生气的?”她犯不上与贺元慎计较,贺元慎一时的怒火,说不定只是正中燕追下怀而已。

  傅明华不相信燕追只是杀高甚泄愤,而没有后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