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太监为官记_作者:樵音迷觞(174)
原本韩凌军并不占有任何优势,虽一切按计划行事,但他们还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他们万万没料到峰回路转,一路高歌猛进的安宇文竟会落入他们之手,并成为了最有用的筹码。
安宇文对他们的行为大为不满,几乎用尽了所有污言秽语进行谩骂,韩凌虽不与他计较,但难免会惹火了执勤的小士兵,他们也不顾qíng面,直接赏安宇文几个耳刮子,再一口吐沫喷在对方脸上,令其深感屈rǔ。
韩凌给了邶军十天的思考时间,倘若愿意投降,那便放了安宇文,若不顾君王xing命,执意与黎国抗衡,那韩凌也将奉陪到底。
这十天于邶军而言,或许是前所未有的煎熬,但黎烨一方倒是乐得自在,他们只需盯好安宇文,防止他逃跑或是自杀,便可坐享其成。他们几乎可以肯定,邶国定会降伏,因为邶国公生前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安柔,现在在武国,生死不明,另一个便是安宇文,邶国的君王,倘若他有个三长两短,那么邶国将群龙无首,国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场动乱。于韩凌而言,他们需防的,只有一件事,便是邶国图谋不轨之人趁此机会谋反,那么,他必会不顾安宇文死活。
这边,韩凌做好两手准备,而另一边,邶国的军营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安宇文不慎落入敌人手中,虽暂时无生命之危,但其qíng况不容乐观,而敌方提出的防人条件又太过苛刻,若答应了,这近两年来的战不就白打了?最后不但失去一切战利品,还要倒赔银两,但若不同意,安宇文必死无疑,这罪责,谁又当担得起?邶国军师曾与韩凌jiāo涉,试图通过谈判找出折中之法,然韩凌分毫不让步,还说:“你们杀我丞相,我军未杀安宇文报仇,已仁至义尽,还想我军让步,简直痴心妄想!”
邶军谈判失败,转而斟酌如何救出安宇文,在一夜黑风高时,邶军出动小队人马,潜入黎国军营,试图趁夜营救安宇文。那时,邶国军营内一片安静,士兵们早已入睡,守卫的士兵们也是昏昏yù睡,邶军顿感犹如神助,一路躲藏,倒也畅通无阻。很快,他们便找到了安宇文被关押之处,他们不禁喜上眉梢,但却不知,这是韩凌布好的陷阱,他们在监牢里,撞上了一排盔甲之兵,他们目光灼灼,训练有素,如猎豹一般凶猛迅速,转眼就制服了邶军的小队人马。
韩凌早就料到邶国会使卑鄙手段,怎可能乖乖就范,故用了这么一招请君入瓮。韩凌再获战俘,假装因敌方的不守信用而被激怒,扬言要立马杀了安宇文,替龙臻报仇,并与邶军血战到底。
邶军尚未从失败的结果中回过神来,又听韩凌言辞决绝,登时慌了神,脑袋一片空白,便稀里糊涂同意了黎国jiāo还人质的要求。韩凌大功告成,但也没放松警惕,随车押送安宇文,亲眼见所有邶军退出黎国领土,又收下他们的赔款,方才放了安宇文。当时,周围是一片空旷原野,邶国军师只身赴会,而韩凌则带领三千铁骑,押送安宇文,双方qiáng弱对比明显,让邶国军师不敢造次,接到安宇文,便灰溜溜地跑了,期间还庆幸韩凌乃守信之人,没有临时变卦,否则他和安宇文必死无疑。其实邶国军师并非无头脑,故才做如此危险之事,为占得有利形势,他与韩凌jiāo涉不下数十次,只是其中缘由综复杂,一言难尽,便不再多说。
韩凌重新夺回领土权,又驱赶走外敌,英勇无畏,一时间,这成为了坊间一段佳话。谁也没注意到黎烨在危急之时音讯全无的原因,有人甚至猜想他是为今日一战,方才隐匿踪迹,卧薪尝胆,如此一传,倒又把他当成了深谋远虑的明君,再无人责怪他背弃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而黎烨现身,又收获如此战绩,自然而然地,他回到宫中,无人敢多言一句,龙臻在两年间建立的帝国,登时土崩瓦解。朝中大臣纷纷对黎烨俯首称臣,并深刻反省自己迷信权势,竟与龙臻láng狈为jian,谋叛国之事。
黎烨自然没有怪他们,毕竟当时的qíng况紧急,且自己还做了逃兵,丝毫没有做到一国之君的职责,究其根本,黎烨倒还应该感谢龙臻,若不是龙臻死守两年,恐怕黎国早已改朝换代。
所以,黎烨当一切都没发生一样,风风光光葬了龙臻,又将其封为亲王,原因是护国有功,而龙臻的亲属同样得到了封赏。黎烨如此做,无疑是将龙臻视为黎国的功臣,而非叛贼,也说明黎烨并不介意此事,日后也定不会追究。朝中大臣不禁纷纷舒了口气,这两年本就过得心惊胆战,龙臻办事严厉苛刻,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这些大臣们可没少吃苦,原以为就要这样如履薄冰地过一辈子,但没想到黎烨回来了,这简直是给他们灰暗的生活里照进一缕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