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十三冷冷道:“檀师兄不必难过,茶叶沫子多的是。”
说着起身从茶几柜子里拿出一个大铁罐,抓了一把茶叶碎末搁在茶壶里,续上热水,重新给檀轻尘倒了一杯。
檀轻尘看着杯中翻翻涌涌的茶叶渣,笑得有些发苦,左手接过杯子,道:“多谢小师弟。”
他右手拇指既断,只用食指中指夹着杯盖,撇开沫子,杯盖轻碰到杯口,发出清脆声响,檀轻尘凝视贺敏之,道:“说来还未曾谢过敏之,若不是你费尽心思,只怕我此时已是孤魂野鬼一只了。”
贺敏之笑道:“王爷客气了,区区贺敏之哪有那般偷天换日的本事?王爷算无遗策,自会安然无恙。”
偷天换日,算无遗策。
彼此都是心如明镜。
檀轻尘沉吟片刻,忍不住直言询问:“敏之为何如此助我?”
隐隐的期盼和紧张,喉咙竟有些发gān,手心有汗浸湿。
贺敏之淡淡道:“推qíng详明,刑归有罪,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说不上助了王爷。”
檀轻尘一口茶沫堵在喉间,不吐不快:“难道就没有别的原因?”
贺敏之轻笑道:“我以为王爷会猜得到……”
直视檀轻尘热切的眼神,道:“实力使然。王爷若能掌权治国,定会盛世升平。”
原来,连物伤其类都算不上。
从他微微敞开的领口处看见颈侧肌肤上一点红痕,檀轻尘心中似有针刺。
而贺敏之每每与聂十三视线相对时,形于外的清,便糅合了一股蕴于内的媚,bī得檀轻尘登时丢了一贯的从容内敛,弃了素来的冷静忍耐,觉得寂寞,愤然不平,伤了心,失了意,心里却又点上了火,烧得骨头fèng里都是yù望喧嚣,生疼难忍。
檀轻尘克制的微笑,起身:“天色不早,我先告辞了,改日再聚。”
看向聂十三“小师弟送送我罢。”
出了院门,有风chuī过,衣袂猎猎。
两人目光一触,檀轻尘叹道:“小师弟,我真是说不出的羡慕你,从小你不费chuī灰之力就能得到想要的,而我想要什么,定要花费无数心思去求。”
聂十三静默得像刚凝固的岩浆。
檀轻尘残缺的右手挽过风,:“不过……我所求的就一定能得到。想必你也知道他的身世,比起你,我更适合敏之,而他待我的qíng分,也与别人不同……”
“小师弟,你要小心了。”
断指是妙事。
七弦心琴的功夫毫无用处,自从撬不开贺敏之的嘴我就知道,靠七根琴弦惑人心术能得到的,一定不是最宝贵的东西。
执著于外物而忽略了以心制人,这是大错。
dòng悉人心进而驾御人心,才是亘古不变的术和势。
乱了你的心神,逐渐为你种下心魔――你们一旦心生嫌隙,贺敏之自然是我掌中之物。
聂十三冷冷的看着檀轻尘的背影,刀刻般的脸上毫无表qíng。
檀师兄,你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聊。
我却没心qíng陪你无聊。
我现在只想去少室山上,求一颗让他不死的药。
第三十章
进了六月,文帝的身体越发不好了起来,咳血晕眩,整个人迅速衰弱,所幸有檀轻尘等不辞辛劳、协理朝政。
而同时,由吏部尚书龚何如领头,请废太子、改立睿王为皇太弟的折子日渐多了起来,民间亦有歌谣:“睿王坐龙庭,天下长安宁。”
淑华夫人言:古人“立长”之外,还有“立贤”一说,三皇子算韬年纪虽小,却聪明好学,假以时日,定是英明君主。
太子府上第一幕僚孔先生留下“世事悠悠,不如山丘。轻尘蔽日,碧涧长流。”之句后飘然远去。
朝堂内宫暗流涌动。
檀轻尘身处种种漩涡的中心。
檀轻尘素来擅于应对纷繁局势,越是繁杂,越见手段,但此次他却抽身离开靖丰,去了豫州查看新河漕运,体察民qíng。
回程途中还上少室山进大雄宝殿拜了佛,少林方丈七苦大师亲自做了一席素斋,两人谈论佛理,尽欢而散。
这天huáng昏贺敏之从宫中探望文帝回来,一路上心神不定。
文帝已缠绵病榻不得起身,看着竟是寿数将尽的意思,见他来探,十分高兴,握着他的手静静看了快一个时辰,脸上浮着满足的笑。
贺敏之心中酸楚,也不说话点破,就坐着陪了他半天。
一时文帝睡了,贺敏之方起身告辞,徐延含泪送到宫门外,道:“贺大人有空常进宫罢。”
慢慢走着,突然一人轻拍着自己的肩笑道:“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