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戏游龙_作者:漠月晚烟(182)

2017-01-11 漠月晚烟

李明遥多年来野菜一样自由地生长,奶奶不疼姥姥不爱,今年却突然被摆到了史无前例重要的位置,成了吴庸造反计划中一个非常碍眼的绊脚石。
取得李明遥的支持固然好,可如果不能取得李明遥的支持,那么李明遥也必然不能成为阻力。再者说来,肃亲王远征西北,李明远cha手江南之事,留在京城的李明遥如果不肯参与吴相的行动,很可能就是抑制这两位动作的后招儿。
从以上两方面来说,李明遥即使不除,也不得不控,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李明遥闻言露出惊讶,随即问,可有明证?
张阁老道,证据,就是面前这又哑又残的小太监,据说此人被救回来之前,就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没死已经是万幸了。
李明遥听了这一面之词,并不是没有怀疑的。
首先,吴庸谋反虽然有现成的理由,但到底不是非反不可,江南税银之事固然他要担当牵连的责任,但是身居高位如吴相爷,弃车保帅把自己摘出来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秦风和李明远在江南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吴庸而是山河会,吴庸大可不必如此糙木皆兵。
其次,皇后的巫蛊之祸尚无定论,李明遥却是知道其中内qíng的――巫蛊之祸这事儿分明是皇上自己一手安排的!说不好是秦风在中间出了主意,还是分明就是皇上挂名而秦风安排,总之,这事qíng本来就不是个事qíng,只不过让这件事看清来很严重,从而去bī出那个一直都没有露出马脚的背后主谋罢了。这一点从皇上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二:各打五十大板,不准申辩,不去审问,gān脆关起来了事儿――这与其说是责罚,倒不如说是一种保护,让他们彻彻底底地远离蛮族与前朝余孽造出来的泼天是非。
退一万步讲,吴庸真要动手的话,为何不将这个小太监斩糙除根以绝后患,只是挖了他的舌头废了他的手让他做个空有一张脸的废人?他的脸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唤起怜悯之心?
二世子并没有从小太监的脸上看出什么特别的倾城倾国,别说那这张脸去比迷倒半个京□□伶秦九爷,甚至于连常年见了他就横眉立眼的宋国公世子萧禹都比不过。
如此说来,这张脸的功用,就只剩下辨识了――有人会一看见这张脸,就联想到一些有疑点却模糊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会指向一个模糊的判断,如果此时有人在这个模糊的判断上加以引导,恐怕就能得出一个看似捕风捉影却实际非常令人震惊的结论。
而张阁老现在就在做这样一件事。
可是这个结论,真的是事实吗?

☆、8章 .20

李明遥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张蔚恭。他的引导究竟是出于揭示真相jīng忠报国?还是想利用自己的这些疑神疑鬼来陷他人于不义?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张蔚恭都是有理由也都是符合的,因此他的目的更让人无可琢磨。
李明遥想了想,觉得有趣――恐怕连皇上也以为,吴庸这些日子老实巴jiāo的蛰伏是明白他的一片苦心安排,谁知这láng子野心胆大包天的东西如此不走寻常路,专闯这作死的地狱之门。
这件事qíng的疑点太多了,可是鉴于张阁老在此事中究竟是什么意图还未可知,很多疑点二世子都是不能直白的问出口的,只有一样儿,很符合二世子长久以来表现在外的直眉楞眼。
张阁老对肃亲王府一向秉持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次居然特意跑来提醒李明遥安慰,二世子总觉得这有点儿huáng鼠láng给jī拜年的意思,而张阁老给的答案很有道理很简单也很富有亲qíng――他是不想让李明远难做。
二世子勉qiáng接受了这个答案,装傻充楞感激涕零地谢过,又向张阁老虚心求教,他该怎么做。
张蔚恭这时候给出的建议实在算得上中肯,他劝李明遥明哲保身――吴庸行动之前必会试探各方反应,李明遥如今虽然在京中是个败家纨绔,但到底代表着肃亲王府,吴庸必然不会错过他这一方,因此装聋作哑的糊弄过去,不表态支持也不明着反对,让吴庸以为他李明遥并不是个障碍,如此方为上策。
这简直说到了二世子心坎儿里。
让二世子拍着惊堂木说书或者粉墨登场地去票戏,他恐怕是个外行,若让李明遥装病,这简直是手到擒来的绝技,不说别的,跟着肃亲王李熹这些年,好的也许也学了不少,但是这偷懒耍滑的技巧简直是耳濡目染外加与生俱来。
因此二世子当机立断,回府放飞了给萧禹的鸽子,一伸腿儿就装起了病,装的浑然忘我。
少有人知,李明遥早已与宋国公府通气,由宋国公安排御林军的部署以便压制京城驻军的动作,再由萧禹飞鸽传书至江陵,赶紧把秦风和李明远催回来,如果吴庸真的胆大包天到策划这种事qíng的地步,就给吴庸来个内外夹击的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