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_作者:逸青_作者:(218)

2017-01-11 逸青_

这个冬天,他又算是熬了过去。
天刚转暖,遥远的南疆突然传来了一份驿报。
这驿报是由镇远将军卫衡发来的,内容是说苗人族长要派使者前来大胤献礼,使团已经整装待发,只需征求大胤皇帝的同意便要踏上行程。
李冶接到这份驿报的时候瞬间愣了一下,没敢惊动那群大臣,急忙叫来了沈心,两人正商量着对策,李冼却突然起来了,开口道:“让他们来。”
李冶被他吓了一跳,忙扶他坐下,“你确定?那我替你接待他们?”
李冼却苦笑了一下,“不,他们来,不过是要看看我还好不好,说什么进京献礼,幌子罢了。我不但要他们来,还有亲自接待。”
“陛下,”沈心先于李冶开了口,“您自己的身体,您应该清楚,若是再逞qiáng,我也救不回你了。”
“我知道。”李冼叹了口气,“可大胤,才平战乱,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若是苗人再乘人之危,我之前做的一切岂不是又前功尽弃了。”
“可现在最需要休养的不是大胤,是你!”
“是……可我还能撑,反正我这条命也剩不下多少日子了,与其这样一日日地gān耗,倒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qíng,”他抬头面对沈心,“你说是吗?”
沈心别过脸去,却看见墨问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门口,手里端着药碗,垂着眼,眉宇间透着难以掩饰的哀伤。
使团由卫衡亲自率队护送,行进了两月,四月二十,终于抵京。
升龙殿被用来接待使团,一gān来使齐整而立,李冼身着黑红龙袍,头戴帝冕,顺着台阶缓步而上,步伐从容,面色红润。
他于龙椅之上坐下,右手一挥,左手放在龙椅扶手上,声音沉稳:“诸位,请入席。”
在阶下来使大臣看来,他身体并无大碍,甚至还十分健康,可墨问却知道,他不过是qiáng弩之末,兀自苦撑罢了。
什么步履从容,都是装的,什么面色红润,都是妆画的,甚至连鬓边那一缕白,也仔细别在了黑发里,看不出了。
李冼事先让沈心用银针淬了麻药刺入肺部的xué道,即便是疼,他也暂时感觉不出。
墨问隐了身形站在他身边,右手覆在他的左手上,暗中将自己的内力传给他,以保证他还能有力气说话。
他浑身都在抖,墨问感觉得到。
只是不知,这般尽心竭力,究竟是为哪般。
到头来,也不过史书之上几页白纸黑字,就算功德齐天,也无非让后人瞻仰罢了,可瞻仰归瞻仰,又有几个,能躬身力行呢。
做得再多,百年之后,也不过一ghuáng土。
也许自己,并不适合当一条墨龙,那份无私济世、普度众生的心,他并没有。
或许这一点,他比李冼,差了天沟地壑。
把使团安顿下榻,所有大臣都退出大殿之后,李冼终于支撑不住,憋闷已久的咳顿时爆发,咳得惊天动地,血,又洒得到处都是。
墨问无力阻拦他,只默默贡献出自己的怀抱,好让那人,在殚jīng竭虑之后,有一个能暂时依靠的所在。
他抱着已经昏迷的李冼,看不过他脸上的脂粉,一抹而净,将事先准备好的龙血,给他灌入喉中。
心已经痛得不会再痛了。
他不傻,他早已知道,李冼心中的那杆天平,究竟倾向哪边。
使团在渭阳留宿了十日,十日之后,李冼赏赐了他们许多珍宝,再让卫衡护送,返回南疆。
他亲自送他们出城。
李冼终于被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自此一病不起。


☆、尾声

御龙殿,寝宫。
李冼伏在书案旁,从暗屉中找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份诏书。
墨问立在一边,远远地看着,那书写诏书的绢帛已经泛旧了,显然不是近期写成的,已他的眼力来看,这东西至少是五年前的。
他没有打扰李冼。
李冼不停地咳着,每咳一声,喉咙里便涌起一丝腥甜,他不想把那诏书弄脏了,只好一直捂着嘴,单手继续在抽屉里摸着,摸出一个红绸包着的东西,打开来,里面是一块白壁玉玺。
传国玉玺,墨问第一次见到那东西。
李冼把那玉玺按了红泥,又在诏书上一寸一寸用手摸着,摸到了合适的位置,把玉玺用力盖了下去。
他已经没有什么力气可用,双手合力盖那玉玺,也不过勉qiáng盖清,却因为太过用力,又激起更剧烈的咳嗽,终于还是不小心,把血溅在了诏书上。
虽只一滴,却刺目非常。
可他看不见。
口鼻之中涌出大量的鲜血,他偏过身子把住桌角,咳得快要背过气去,墨问轻轻给他顺着气,扫了一眼诏书上的内容,垂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