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推辞不过姬泽的心意,叹道,“圣人……!”
“九郎,”顾令月扬头问道,“这香柏木chuáng真的可以宁神养气,助人安眠么?”
姬泽道,“太医署的太医有证明过,自然是真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顾令月拉着公主的手,绽出笑容,“阿娘晚上总是有睡不好的毛病,若是有了这chuáng就可以睡个好觉,阿娘,你就收下吧!”
公主望着姬泽和顾令月,眉眼之间神色柔和,喟叹道,“好了,真是扛不过你们,都说到这个份上,我也只能答应了。”
从端静堂出来,顾令月领着姬泽入了园门,甫一进园,便见翠竹夹道,柳意深深,不由让人心胸一畅。玉溪流水潺潺,两岸樱花夹峙,尚未到著花时节,青枝累累。过了玉溪的朱栏画凤桥,便到了chūn苑。阿顾领着姬泽在chūn苑中观赏,略带些得意问道,“九郎,这儿是我住的地方,瞧瞧怎么样?”
姬泽看了片刻,见chūn苑屋舍皆小巧秀丽,苑中植满chūn花,堂屋前的迎chūn花正累累盛放,其余百合、芍药、鸢罗、荼蘼等各色chūn花俱都打着花苞,华美滥觞,不由垂眸一笑,道,“瞧着不错,只未免太小女儿qíng思!”
顾令月闻言嘟了嘟唇,“我只是个小女儿,自然是小女儿qíng思啦!”
chūn苑闲坐无趣,便继续往前走,一小息时间后,思古斋便到了眼前。思古斋是一个小小的两间书斋,入门围起一圈石壁,其上石粒粗粝,爬满了葛绿山藤,屋舍清澹,中间是一个四面敞轩,后面是一间罩房。一株梅树植在敞轩旁,叶绿稀疏。
姬泽四下打量一番,赞道,“这间书斋倒收拾的不错!”
总算有一个地方让这位贵人说出了“不错”这次词来,阿顾松了口气,笑着道,“我也很喜欢思古斋呢,这书斋古朴简澹,只种了一株梅树。这株骨里红和芙蓉园的红梅是同一批哦。只是比芙蓉园的植株略小一点。我让梧子细心照料,梧子说再过两年骨里红就能够开花了。九郎,你觉得是芙蓉园的红梅先开花呢,还是这株骨里红先开?”
姬泽听顾令月这么说,也想起当日上巳游芙蓉园,顾令月在曲江畔手植红梅旧事,不由一笑,“朕猜定是芙蓉园的梅花先开!”
“为什么?”
“皇家园林皆有园艺jīng湛的匠人照顾,自然开花开的快些。”姬泽道。
“可是梧子也很善于侍弄花糙,”顾令月道,“梧子的阿爷就是府中照顾花糙的,梧子从小跟着阿爷,学了一手好本事。我的chūn苑里所有花都是她照顾的。”
姬泽微微一笑,梅树开花这种事qíng是末枝小节,他其实根本不在意,抬头打量片刻面前古朴安澹的书斋,忽的道,“此斋布置清雅,有上古遗风。朕倒觉着,思古不若通古,不若改名通古斋。”
顾令月念了片刻,确实觉得通古斋比思古斋要好一些,嫣然笑道,“果然是这般!”朝姬泽福了福身,“多谢九郎赐名。”转头吩咐丫头,“去取纸笔过来!”
公主微笑瞧着女儿,见顾令月眸子微眨,如同一只狡黠的小狐狸,不由问道,“留儿,你这是打算做什么?”
顾令月笑着道,“此斋既蒙圣人赐名,还请圣人给个恩典,留下墨宝,回头让卜家令裱起来,挂在门额上做牌匾。”
姬泽嗤嗤一笑,“你这个机灵鬼!”
贞莲捧了纸笺过来,在斋中铁力木花梨书案上铺展开。姬泽也不驳顾令月的面子,就着案上雪白的笺纸,取了一支紫霜毫笔,蘸了墨汁,提了“通古斋”三个大字。纸笺上的飞白字迹玄墨中泛着淡淡的金色,雀头凤尾,玉润有力。顾令月目光一亮,赞道,“好字!”将御书jiāo给了齐娘子,吩咐“好好保管,装裱起来,知道么?”又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大字才有这般的劲道呢?”
姬泽嗤嗤一笑,“凭你,再练个十年二十年吧!”
出了通古斋,一路过来的积秀馆和萼玉楼皆不入姬泽的眼,连进都没有进,只瀛池旁的漱玉斋得了一声赞,到底也不过是“jīng巧有过,偏于秀气。”
行到流云亭旁,姬泽瞧着菩提树上的树屋,凤眸亮了亮。倚靠在棕榈方榻上,瞧着从菩提树间透出来的点点金光,赞道,“树上建屋心思倒巧,闲来于树间偶倚,晴日晒阳,雨天听雨,也算是一种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