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的小娘子_作者:荔箫(219)

2017-01-09 荔箫 古言 甜宠文

  玉引窘迫之下更想下来,手在旁边划拉着,无奈挣不过他。

  .

  第二天,二人一起睡了个懒觉。

  玉引是夜里“累着了”自然而然地睡过了头,醒来间被照进帐中的阳光一惊,头一个念头是赶紧叫珊瑚进来问问两个侧妃是不是来晨省了?接着一定睛发现他也还在身边睡着。

  “……”她滞了滞,对此不太适应,但好在不用担心被侧妃撞上自己犯懒的事了。他还在这里,尤氏何氏肯定会被杨恩禄的人挡走,她们自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于是她安安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没过太久,他也醒过来。

  孟君淮看她一双眼睛那么亮便一笑:“gān什么这么看我?”

  “好久没看了。”玉引轻哂,枕到他伸过来的胳膊上,“你忙完了?还是马上就要回京?”

  “嗯……”孟君淮神色微沉,“没忙完,但回京的事也不急。我先歇几日吧,有些事我要想想。”

  “那多陪陪孩子们?和婧大一些还好,阿礼兰婧都还小呢,不知两个侧妃能不能哄住。”她道。

  孟君淮“嗯”了一声:“是得陪陪孩子们。明天我先带阿礼出去骑骑马,免得他又光想着读书。”

  打从他发现阿礼上进太过之后就很注意这个了,他先为他们加了一门新的功课——投壶。这是文人雅士本就要学的东西,但小孩子身高不够,对力道的掌握也差些,多是到了八九岁才开始学,但他还是先给他们加上了,他跟范先生说,暂且不必追求投得多准,就是让他们读完书活动活动。

  如果这不是功课,阿礼多半是不乐意在这上面费时间的,但归为了“功课”,阿礼便认真起来。

  孟君淮因此总有点心疼阿礼,他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能自觉自愿地这么上进……是不大对劲的。

  第二天他带阿礼骑着马时便问他:“最近读书读得那么勤,真不是你母妃压着你的?”

  “没有啊?”坐在他身前的阿礼往他身上靠了靠,“我是大哥哥,我要比其他人学得都好。”

  上回他也是这样说。

  孟君淮就道:“可你上面还有个姐姐呢,你看,你姐姐也不像你这样读书,你和她一样,不好吗?”

  “嗯……”阿礼思索着,不吭声了。

  他记得母妃说的话,她说父王待姐姐妹妹好,跟待他好是不一样的。对他是真的好,而她们,日后要离府嫁人,父王现在这样宠着她们,是希望她们日后能领着夫家一起来帮衬王府、帮衬他们这些男孩子。所以她们只要开开心心的就好了,而他们必须要上进。

  这些话让他不开心,他很想问问父王,就算姐妹日后要嫁人,那他现在真正待她们好一些不行吗?

  可是母妃不让他问,母妃说如果他问了,父王一定会不高兴,而且就算他问了也没用,他改变不了任何事。

  阿礼便在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保护姐姐!”

  孟君淮嗤地一笑:“你想保护姐姐可以,但你不能把自己累坏了。再说你现在还小,保护你们是父王的事。”

  阿礼扭过头看看父王,不知道能不能信父王的这一番话。

  .

  清苑明信阁里,玉引正因为突如其来的事qíng忙着。她喊乔氏来帮忙,乔氏听她说完就傻了:“给和婧找……夫家?!”

  玉引早上听孟君淮说完也是这么个反应。

  和婧今年才八岁……

  但孟君淮很平静:“嗯,原本过了年就该开始忙这事,朝中一乱一直没顾上。”

  他的意思是先把人挑好,然后好知会这户人家的孩子不许定亲不许纳妾,至于什么时候成亲倒不急。

  “王府里的孩子留到十七八再嫁的多得是,你若想留和婧到二十也随你。”他说得特别大方。

  八岁定亲,留到二十,让那边等十二年?

  玉引为此小小惊讶了一阵,而后倒也想明白了——和婧日后是郡主,就是四十再嫁,夫家也只能捧着她。其实慢说郡主了,他们谢家的女儿其实也常有多留几年的,并不值得稀奇。

  玉引便平心静气地琢磨起这事来,孟君淮的意思是若能跟谢家亲上加亲也好,若谢家没有年纪合适的人,则从京中其他官宦人家中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