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的小娘子_作者:荔箫(409)

2017-01-09 荔箫 古言 甜宠文

  长辈们都年纪渐大了,眼下的这些事,他们还是尽快料理清楚的好。

  .

  逸亲王府前宅里,几个男孩子全聚去了阿礼屋子里。他们原等着尤则旭回来后大家秉烛夜谈,听他说说这两年在外面的奇闻异事。可是他晌午过后告辞离开,直至现下天色全黑都没再回来。

  于是秉烛夜谈就变成了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趴在罗汉chuáng上好奇到底出了什么事。

  阿礼说:“肯定是要审那几个抓到的宦官了呗?最好能审出来,他们搅得整个京城、整个大殷都不太平,早收拾好为好。”

  阿祐道:“就是!他们最坏了!听说宫里面的大哥哥的病也是他们害的,让他们早死早超生去吧!”

  “我看他们还是别超生了。”阿祺冷笑,“在地府待着就好,不要再投胎害人。”

  阿祚则半晌没说话,低着头琢磨着,好似遇到了什么难事。

  “哎,阿祚?”阿礼拍了拍他的肩头,关切道,“你怎么了?身子不舒服?”

  “没有。”阿祚摇了摇头,皱着眉看看他们,沉然道,“我觉得咱们还是别议论这事了。”

  “怎么了?”阿祐一愣。

  阿祚撑身坐起来,边斟酌边说:“我觉得急着请父王去的原因,不是尤哥哥说的那样。钱五是要犯,如果他真的那么虚、随时都可能死,就不会急着押他回来了。”

  三人都因为他的说法而有些意外,想了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阿祚语中一顿,接着又道:“那具体是什么原因……尤哥哥怕是不能说。看来这件事多少是要保密的,我们议论得多了,万一哪一句让有心人听了去怎么办?会不会给父王和尤哥哥还有舅舅他们惹麻烦?”

  在阿祚的话里,几个人都陷入沉默。他自己也沉默了下去,祈祷这件事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严重。

  他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宦官的事qíng,深种到了他们每个人的心里。好像很多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事都会与那些jian宦扯上关系,好像这个他们生活的京城危机四伏。

  他只希望,家里的每个人都不会因此惹上麻烦。

  “我们就当不知道这些事吧。”阿祚边是思量边是跟几个兄弟打商量,“不要多跟别人提,别人问起来,我们也当不知道。尤其……尤其是对身边的宦官。”

  ☆、第159章 闹腾

  镇抚司里,孟君淮在堆满各样案件记录及供状的书房里坐着,隔壁刑房传来的惨叫久久不停,叫得他一阵阵心悸。

  这心悸自不是害怕引起的。执掌锦衣卫久了,这种动静他早已听惯,只是,他似乎从不曾像现在这样躁动不安过。

  他感觉一个真相、一条出路,好像离他很近了,又好像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罢了,先不想那些。

  孟君淮定住脚,望着门外月色悠长地吁了口气,硬将心思转到手头的事务上。

  眼下先被押去审问的,是和钱五一起被抓到的另两个宦官。他希望他们嘴巴不要太严,最好能招出些有用的东西,他好再去拿这些东西去撬钱五的嘴。

  又静听了约莫小半刻隔壁的叫喊,尤则旭出现在了门口:“殿下。”

  孟君淮颔首:“进来说。”

  尤则旭走进屋中,回身关上门,将手里的一沓纸笺呈给了他,申请中多有些欣喜:“可算是招了,不枉咱一路上连挡二十三回暗杀硬护他们回来。”

  孟君淮边看供状,边无奈一笑。

  这件事他方才也听底下人说了。押钱五回来的这一行人一路上竟历经了大大小小二十三次暗杀,弄得尤则旭到后来愈发紧张,回京后既不敢多等也不敢贸然跟其他人多说此事,一点都不敢耽搁地就请了他过来。

  ——这“其他人”里甚至包括了玉引和他的亲表弟。孟君淮原想提点他一下,觉得再怎么样也不必瞒玉引,但细想想,他大约也并不是为瞒玉引什么,而是怕府里有哪个宦官不gān净,他说得多了、耽搁得久了,会给他们机会把这些话递出去。

  所以尤则旭除了因需玉引请他出来而不得不道清轻重之外,其余细节都说得十分模糊。现在人关押何处、有多少人看押,更是谨慎得只字未提。

  两年,尤则旭显然是练出来了。

  孟君淮边看供状边想着,看吧松了口气,一哂:“听说你也受了伤,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