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粱一梦:我将开放《送别》的改编权,详细内容请见文件。
独唱权大家已经知道了,那么这个改编权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改编权就是允许对方改编自己的作品。在这个重视个人权益与知识产权的时代,作者很少会赋予他人作品改编权,谁又愿意自己的作品被他人任意改变。因此,可想而知,huáng粱一梦的声明对大众的冲击。
后世,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榜单,其中有个榜单是“媒体人最喜欢的人”,而huáng粱一梦以自己短暂的音乐生涯发布的几个声明,位列了榜首。为什么?
因为huáng粱一梦每次一发声明,就会是一个大事件,甚至,这个事件放在很多年以后,依然会为人津津乐道,反复讨论。
更有意思的是,与之相对应的,“媒体人最不喜欢的人”榜单中,huáng粱一梦依然位列了榜首,这就让人觉得很纳闷了。
直到有一次,传奇记者李程程坦言:huáng粱一梦在媒体人眼里,大概就是一座大宝库,可是不待发现宝藏的人亲自挖掘,他自己就总是爆出来了,虽然他总是弄出大事件,但是媒体人其实也和普通群众一样,总是追在他挑起的话题后面。哪怕最后成功加热了话题,也总是少了些自豪感的。
这次就是如此,huáng粱一梦发布的声明,明显挑起了热度话题,而找不到huáng粱一梦的记者们,无奈之下,开始向今天露面的明星们“伸手”了。
“潇潇,今天huáng粱一梦发布声明,承诺开放《送别》改编权,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在杨潇潇新剧宣传发布会上,记者甲发问。
杨潇潇不愧被人称为女王,看了记者一眼,表qíng认真回答道“这是她的权力,我选择尊重她的决定,而且,作为《矜持》终身独唱权的被授予者,我只想说,她心胸宽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问话记者听着杨潇潇的话,心头暗喜,恩,明天头条有了,《杨潇潇力赞huáng粱一梦,称其心胸广大》。
这算是比较友好的记者了,至少问的是huáng粱一梦曾经合作过的对象,这边,这位记者比较有野心,因为被他堵着问的是音乐圈的另一个新星谭明。
“谭明,同样作为音乐圈崭露头角的音乐创作人,你对huáng粱一梦开放《送别》改编权一事是怎么看待的呢?”记者乙明显不怀好意地问谭明。
谭明听到记者的问话,皱着眉头,问话的记者一看谭明这样的表qíng,内心就高兴了,这是有大新闻了啊,谁知,谭明却回答:
“我知道你想听什么,不过,很可惜,不能如你愿了。”谭明嘲讽地望向问话记者,记者乙眼神有些闪躲,但是竖着耳朵等着他回答。
谭明收回视线,说道“《送别》是一首很优秀的歌曲。至于,huáng粱一梦公开它的改编权一事,我不做评论。但是,如果《送别》是我的作品,我是做不到的。”
记者乙虽然是有些失望,没有听到想象中的撕bī大戏,但是这样也还是可以jiāo差的,题目嘛,就《谭明称赞<送别>是好歌,但是不赞同huáng粱一梦公开改编权》
这些“处心积虑”的记者们炒着话题,想着夺人眼球的题目,争着头条,却不知道,头条却被一个刚入行的菜鸟记者搞到了。
菜鸟记者丙,刚入行,就被派到跟古典音乐这一条线,但是,众所周知,采访古典音乐人是很难出头的。
古典音乐圈是一个更小众的圈子,要成为古典音乐人,付出的努力可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如果普通歌手是大学学历,而古典音乐人就是博士级别的,他们不仅需要学习音乐知识,还有历史文化知识,面对一群这样的“学霸”,记者能问什么有趣的话题?
如果音乐圈在这个时代是与普通人产生了隔阂,那么,古典音乐圈就是真正的曲高和寡了,欣赏者都是小众,他们自成一个圈子。
但是歌手对于这样一个圈子多还是羡慕着的,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更多的,是因为一个歌手想要开一场演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qíng,但是,对于古典音乐人每一次的演出简直就是一场演唱会了,这个格bī,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这个杜延泽是古典音乐圈的新贵。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上天就是不公平的,他可以任意妄为的宠爱一个人,而这位杜延泽,就是这样一个人。
传闻,杜延泽出生文学世家,十岁拜师学艺。他会钢琴等多种乐器,而其最擅长的就是古笛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仅会演奏,他还会自己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