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古风]_作者:方沫(29)

2017-01-06 方沫

  “只是,在好的计谋,也要有命来享受才成,若是釜底抽薪……”

  说到这里,源王的声音几细不可闻,而半眯的眸中,却是一片冰寒。

  淑妃似乎听清了源王的话,似乎又没听清,眼中神光一闪,似乎只自顾自说话。

  “成王败寇,富贵自古都是险中求的事qíng,你千万小心行事,后宫之中,却不用担心,皇贵妃那里早不足为虑,且你父王也老糊涂了,万事有我呢。”

  “母妃辛苦了。”

  两人相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东钟新起了一桩盛事。

  皇上有令,修百家全书,行东钟之粹,并令天下文坛的佼佼者云统领此事,一时之间,盛京之中,风云迭起。

  无数天下有识之士,疯狂往盛京涌来。

  无他,东钟虽然兵力雄霸天下,但在学问一界,到底根基浅薄,云虽打着凤离天的虎皮,吸纳了许多儒家子弟,但相对修校百家全书这样的大事,也只是杯水车薪。

  无可奈何下,东钟只能张榜天下,号召全天下的有识之士,前来东钟效力。

  天下学者极多,但多数俱都埋没民间,渴望出头之人,可谓数不胜数,榜文一出,天下震惊,熙熙攘攘,竞相往盛京而来。

  而同时,盛京之中,此事风头之尽,一时无二。

  翰林院在皇城东面的一处府衙中,走过一条种满了槐树的夹道,再转过一个弯,便到正街了,而前方不远处,就是翰林院的正门。

  云在台阶前下了马车,迎面便看见了候在一旁的两位翰林院编撰,忙含笑拱手问好,“有劳两位大人久候了。”

  两位编撰忙拱手还礼,连道不敢当。

  眼前这人现在身份可不一般,虽说都知道是端阳送来的质子,但别人的确是天底下数的着的才子,崇拜者数量可不算少,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人却并不是迂腐只知读书的老学究,竟不知不觉间获得了太子的支撑,皇上的青眼,眼下还领了这样一个大事,只怕日后前程也是不可限量,恭敬有礼,却是必须的。

  几人便往院内走去。

  “云先生,眼下院内已经集中了读书人两百有六,其中有一百余人,原是我翰林院之人,而另一百多,则是今日慕名前来的,经我院考验后,这些人都是学富五车的有识之士,定能派上用场,此刻他们都在院中恭候,等待云先生分配。”

  称呼云为先生,却是无可奈何之事。

  皇上虽下了旨,却并未授官予云,因此如何称呼,却是个难事,若是旁人,一向眼高于顶的翰林院只怕压根不会入眼,但云却又不同。

  身份学识,或者是太子密友的背景,都让翰林院不得不头痛。

  最后,才勉qiáng选了先生这一称呼。

  云却不知,简单一个称呼,都差点难倒了翰林院一gān夫子。

  “竟有如许多人了?

  云眼中涌起惊喜之色,他本xingqíng单纯,又确实酷爱专研学问,听了此言,自是欢喜不已,待得又和那两位编撰谈论两句,便来到了一处名叫文博阁的厅堂。

  三人一入了厅堂,原本有些议论之声的厅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云抬眼望去,却收获了不少各具心思的目光。

  各种不同的面容上,有数十种不同的表qíng,也有瞠目结舌的,也有轻忽藐视的,也有淡然相对的,更多的,却是混杂了惊艳讶异和感叹的表qíng。

  若是旁人,说不得也要滞上一滞,但云却丝毫不慌。

  这原是他擅长的领域,在儒家学界,他自不敢妄称天下第一,却也是数得上号的人物,面对眼下一gān文人,自然是极有信心。

  “各位同仁,云有礼了……”

  文博阁外,墨玉侧耳倾听阁内的动静,心思澎湃复杂至极。

  他一边昂首看天,一面拼命忍住下落的眼泪。

  王妃,你看到了吗?世子爷终于做到了。

  没有凭借颜色,而是凭借才华,世子爷堂堂正正的站在了天地间,昂让的挥洒他的才华。

  这样的世子爷,你不用再挂心了,虽然东钟依旧险阻重重,但世子是极聪慧的,一定能好好保全自己,同时也能为端阳贡献自己的能力。

  时光荏苒。

  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八。

  时值年关,一gān官府衙门都赋闲休假了,翰林院自然也在其列。

  质子府最近都纳门谢客,对外宣传云有些风寒,需要休养,而内里却是怕年关生事,不如推病反而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