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才一毛五一斤,加工费自然更便宜,一共一百斤的麦子才十五块钱,加工费只需要两块钱。
杜芸慡快的付了老汉麦子钱,也付了麦子的加工费,得知得两天之后才能取面米分,便跟老汉约定了,两天以后的这个时候,再到磨坊来,一手jiāo麦子一手jiāo钱。
“老汉家里头,可还有上千斤的麦子呢,姑娘你是都能要?”杜芸付了钱以后,那老汉便自曝了家门,家里头姓原,就住在离镇子不远的村子里头。
“原大爷你放心,就算两千斤我也照要不误,跟您说,我是做点心的,往县城里头的大铺子供货呢,原料啊要的多!”杜芸笑笑说道,借用了给展记送点心的由头如是说道。
“呦,竟然是大主顾啊,那以后姑娘你来我这磨坊磨麦子,一百斤算你一块五,可得多照顾照顾叔的生意!”那磨坊老板也是个爱说话儿的,听到杜芸这么说,当即凑上来套关系。
一百斤一块五,杜芸要是磨一千斤,就是十五块,要是几千斤……那不就能上百块了?磨坊老板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觉得这活儿实在是做得。
“好,多谢大叔!”杜芸笑着应承道,这磨麦子的事儿,怎么的都不能经过自家人的手,要不上千斤的面米分忽然消失不见,家里头的人还不得着急啊。
既然不能经过自家人的手,那用哪里的磨坊就无所谓了,既然镇上的磨坊给自己打了低价,那就在这儿磨面好了。
约定了上千斤的面米分,杜芸觉得面米分大概够用了,便不再张罗这个,想着菜蔬和蛋类直接在村里头弄就行,ròu类的话找屠户也能解决,便决定打道回府了。
往莲花河走的路上,倒是没有再遇上有牛车的大叔,杜芸和杜茵两个走走停停的一边儿走一边儿玩儿,倒是忽然看到了一家正在盖房子的。
正好想要了解一下盖房子的qíng况呢,杜芸忙不迭的凑上去问,正好那盖房子的工头在,听说杜芸是莲花河的,家里头有想法要盖房子,便仔细的给杜芸讲了讲。
原来这盖房子的钱,主要分了几大块,买砖瓦水泥之类的料钱,请砖瓦匠盖房子的人力钱,请村子里头的壮劳力帮忙的饭钱,都要花费不少的。
以一处三间大瓦房为例,光是砖瓦钱,就得要二百多块,再加上五十块钱左右的木料,五十块钱左右的人力,这就得二百五十块了。剩下的还有请村里头的壮劳力帮忙的钱,上梁请客之类的,反正没有个三百五百的打不住。
“三间大瓦房,三五百块钱就行?”杜芸跟那姓杨的师傅道了谢,领着杜茵慢慢的往家走,要是只要三五百块钱就能盖上三间瓦房,那自己手里头的钱加上未来展记给的货款,足够给家里头盖上一溜儿大瓦房了的呀。
“真的这么容易?不是什么东西没算进去吧?”杜芸心里头又有点儿怀疑了,自己赚的不到一年的钱,要是就能改变家里头的生活,那家里头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穷困才对啊。
其实杜芸想到了其一没有想到其二,赚这些钱她是只需要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没错,那是因为她拥有了超前千余年的眼光和经验。这些钱对于原本的杜家人来说,可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赚到呢,当初还债的时候不就是证明?
回到村儿里头,杜芸想着给展记送的点心似乎是又该做了,赶紧领着杜茵回了家。把包子给了奶奶,让她分配,杜芸则是开始动手做起点心来。
熟能生巧这事儿是真没错,再加上杜芸体力和jīng神力都在缓慢的提升着,原来做几十斤点心,杜芸得弄的自己筋疲力尽的,如今却觉得松快得很。不到两小时的功夫,就把需要做的所有点心给做好了。
“奶,咱家的冬菜都晒好了么?园子里头剩的菜,能拿出去卖不?去镇上的时候正好碰到一家铺子要收菜。”杜芸想着夏园的蔬菜还没着落呢,如是问道。
杜芸想的好,到时候拿了自家的菜出去,再把卖电子表手电筒之类东西的钱拿回来,这钱不就过了明路了么!
“能啊,拿出去卖能卖几个钱?还不如做点心呢,这玩意挣钱多多!”杜芸奶奶想了想,有些不赞同的说道。
“奶,账可不是这么算的,一斤菜要是挣一分钱,我要是能卖出一百斤,就是一块钱了。要是一千斤就是十块钱,一万斤就是一百块钱了!”杜芸对着自家奶奶如是说道,心里头盘算着是不是要在镇上租一个院子,用来当中转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