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颜_作者:一颗青梅(56)

2016-12-30 一颗青梅

  华城是岷王朝的都城,政治权力的中心,这里对一切都是最敏感的。华城的民心是最脆弱也是最坚固的。

  岷和帝薄容,一日之内连下三道圣旨昭告天下。第一道委任新任中书侍郎林弦之前往南方旱qíng严重地区,查看旱qíng,并负责相关赈灾事物。第二道派遣自家弟弟六王爷去往北边,平定洪涝之灾。第三道启用秦老将军之子―秦长戈。出征边境,保国安宁。

  朝局紧张,天灾不断,边境不宁。惹得人心惶惶,各种风言风语四散开来。

  民心不稳,国之大忌。

  接连几日,华城西边的市口。处死了不少人。

  处决的理由皆是清一色的妖言惑众,动摇民心。

  鲜血总能给人以最直观的警醒。

  帝王铁腕,生杀威慑。惶惶不安也只能揣着,不敢再表露出来。于是,流言渐止。

  然,过度威吓终不是长久之计。万物讲究制衡,帝王之道更是深谙此理。

  于是叩天求神,下旨安民,亲临抚慰民心的工作做得十足。

  巴掌甩得疼,糖也给得甜。

  天还没塌下来,国还在,朝也未亡,表面依旧平和。

  百姓终归是偶尔愁一愁,然后继续过日子。

  毕竟普通小百姓要愁的不是国,是家,是自己。

  摆摊做活,掰着手指头算钱

  天热了,那就早点摆摊早点收摊。日子终归还是要过。

  华城依旧繁荣,安宁。有着它该有的样子。

  只是天亮得早了,人也都挑着早些的时间出门了。

  天热,但早晨总是有些凉得过分的。

  顾卿拉着卜颜的手,穿过人群,一步步往街市的尾端走去。

  一棵大树下,一张黑檀木桌,却没了昨日的纸和笔,也没了盛着墨的砚台。桌上放了三个茶盏。

  易卿桥不再靠着椅子睡觉,而是含笑看着顾卿和卜颜朝自己缓步走来。

  “故事有些长,所以我备了茶。”易卿桥道。

  顾卿和卜颜双双落座。卜颜摘下了自己的面纱,放置一旁。坦然地露出自己那张布满紫斑可怖的脸来。

  顾卿和卜颜坐着,望着易卿桥,但手并不动桌上的茶盏。

  易卿桥笑了笑,兀自拿起自己的茶,微提茶盖,茶盖一起,便立刻有一阵清香窜了出来,染了热气的茶香格外的暖人。

  易卿桥轻划盏沿,低头合眼细细闻了半会,再睁开眼,啜饮了一小口。

  抬眼望向坐在自己对面的两人仍是丝毫未动。

  易卿桥叹了口气,道:“喝吧,这茶热的才是最好喝的。”

  卜颜的神色微动,犹豫片刻,终是慢慢拿起了桌上的茶盏,也饮了一口。

  “好茶。”卜颜道。

  顾卿也执起了自己面前的茶盏,小饮了一口后,轻轻放下,淡淡道。

  “好茶。”

  易卿桥笑眯眯的,神qíng甚是和善,与昨日的懒漫或者偶现的凶狠截然不同。

  “你母亲其实是黍国人。”易卿桥缓缓开口道。

  话音才落,卜颜端着的茶盏就险些翻了。顾卿眼疾手快地稳了住,茶水才没有洒了出来。

  易卿桥的神色不变依旧自顾自地继续道。

  “黍国北岭虽是严寒之地,但并不是无人居住的。北岭最高山上有着一个极其神秘的民族。全族不过三十人,但人人均有传唤雪凤的本领。族内实行内部婚配,也就是说族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和除其本族之外的人结合。可你娘就是凤族一女子与外族人的结合的结果。按照族法本该被处死,但族长心下不忍,留了你娘一命。依靠黍国依靠进献的队伍将她送出了黍国。辗转到了岷国。”

  易卿桥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继续道。

  “收养你娘的是一个宫女。你娘后来也顺着在宫中做一名小宫女。机缘巧合遇到了她遇到了……”

  易卿桥突然停了口,又古怪地低声笑了起来:“他我该怎么说?怎么叫他?百姓口中的明君岷高帝薄勘?还是我眼中的狗东西?”

  卜颜紧抿着唇不发一言。

  顾卿则含笑而答:“随先生意。”

  易卿桥微微扯了扯嘴角,嘲讽之意尽现:“叫他狗东西,我还怕rǔ没了狗。”

  “百姓叫他明君,我一小小布衣自也是要叫他一声明君是不是。”

  顾卿微笑,卜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