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个小皇子_作者:手帕望明月(101)

2016-12-29 手帕望明月

  “六皇子是被二皇子所害?”锦桓问道。

  郭杨点点头,“六皇子死得突然,所有证据都指向二皇子,他无从抵赖。”

  锦桓听了没说什么,想了一会儿提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上官家因何而遭难?”

  “这个嘛…”郭杨有些犹豫,“上官家通敌卖国是大家都知道的。”

  锦桓记下了郭杨说这话时的神色,六皇子的死和上官家蒙难果然有颇多疑点。当时已值先帝末年,很快新帝登基,这些事都被束之高阁,自然也没人再去追究。

  但不论是流言还是夏文轩、吴太傅和郭杨的反应,当年之事必有夏文轩的参与,才是他拿到了皇位。

  想透了这一点,锦桓也不想再追问下去,只是想到刚才郭杨说,夏文轩是从十夫长一路走向帅位的,只是听一听便令他觉得揪心。

  “师父,你和卫将军是…qíng人吗?”qíng人这个词是锦桓看杂书时看到的,觉得今天他窥视到的卫锋和郭杨的样子很符合他心中对此的定义。

  郭杨猝不及防被问了这茬,点头也不是,摇头又不忍,左右为难。

  “这个…二皇子不如去问…嗯…皇上?”郭杨搜肠刮肚终于想到个主意出来,感觉自己好聪明。

  锦桓的小脸一下子垮了下来,“皇伯伯不让我看杂书,说小孩子要乖乖学习,不能分心。”

  郭杨面上一本正经,心里却在偷笑,这果然是皇上会说出来的话。

  “可是师父,锦桓不是小孩子了,锦桓十五岁了。”

  锦桓说得认真,郭杨却忍不住终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殿下,你今年才十五岁,皇上却三十有一,在他眼里你当然是小屁孩。”

  锦桓有些不高兴得翘起嘴巴,“师父不也比卫将军小。”

  郭杨听了非但不停,还笑得更欢了,“我才比卫将军小几岁,而且我可不会叫他伯伯。”

  锦桓低头想了一会儿,郭杨终于停了笑,他才抬起头又问他:“那要怎么才能证明锦桓已经长大了?”

  “这个嘛…”郭杨想了想,“明年chūn天就会举办武举,不如殿下去参加一下,看看自己究竟实力如何?”

  锦桓听了,在脑中绕了一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武举是有乡试和会试,在各自的乡里和省里举办,我在宫中,怎么可能参加?”

  “这个简单,这次负责武举的??正是大皇子吗?你只要求得他的帮助,这些都是小节。直接参加在京中举办的殿试也就罢了。”郭杨说道。

  锦桓听了茅塞顿开,反正有没有功名他也无所谓,只要能证明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能与旁人匹敌的能力不就可以了?

  他立刻丢下郭杨跑去了兵部找锦礼,可是锦礼却非常gān脆地拒绝了他:“不行,这会影响到武举的公平xing,不可如此儿戏。”

  “锦礼哥哥,锦桓不要功名,让锦桓去试试,算是知道自己这些年学到什么程度了。”锦桓装乖卖巧,拉着锦礼的手臂撒着娇。

  锦礼:“这个…”

  “锦礼哥哥,给锦桓一个机会让锦桓试试吧。”锦桓略带祈求地注视着锦礼的双眼。

  对视良久,终于令他败下阵来:“好吧,哥哥帮你这一回。”

  锦桓欢呼着抱了锦礼一下,临走时关照道:“哥哥千万不要告诉皇伯伯啊!”

  直到锦礼点头了他才兴奋地离开。

  为了准备在武举上一展身手,锦桓上课也认真了不少,还经常bī着郭杨给他加课,害得郭杨苦不堪言。

  这天锦礼走进夏文轩的书房时锦桓不在,只有夏文轩独自埋首于奏章中。

  “参见父皇。”他施礼道。

  “起来吧,”夏文轩从奏章堆里抬起头,扭扭头活动着脖子,然后问道:“武举的事宜可都安排妥当了?”

  “回禀父皇,武举的乡试和会试已经结束,只等明年开chūn后在京中举办殿试了。”锦礼恭敬地拱着手禀报道。

  “办得不错。”夏文轩赞赏道,他咳嗽了了两声,喝了口茶润润喉,“无事的话就退下吧。”

  “儿臣有一事想请示父皇。”锦礼犹疑着开了口,“是关于锦桓的。”

  锦桓二字立刻牵动了夏文轩的心神,“锦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