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夜寒风刺骨,京城外三十里亭的东南方有一间被雪覆盖的小屋,风从小屋门扉处灌进的风chuī得烛台上的火苗yù熄还亮,屋内两人的影子被摇曳的烛光打在上绰绰幢幢。
少女合上门后背靠在门上,急急道:“哥,苏零哥呢!”
邵思真拧眉面露愧欠看着这个同胞亲妹,艰难的开口道:“妹妹,哥哥尽力了,父皇他动用五千禁军封城……我们实在敌不过……抱歉没能将苏零带出城来……”
这个消息如同泰山崩析,地塌岳撼。
……
地牢昏暗腐朽yīn湿,皇帝面目狰狞怒斥道:“将她按在这里,让她好好看着,直到她答应为止!”
少女的面前,男子被缚于刑架上,刑具加身。殷红的血染红了那一身白衣,染红了刑架,血汇蜿蜒向少女缓缓流去,染红了少女的眼眶。男子qiáng忍着漫天盖地的痛意,不肯出声不敢呻吟,他怕少女担心难受亦怕她伤心难过,少女只是拼命挣扎摇头,泪如雨下。
泪雨朦胧的视野里,那个白色身影似乎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少女挣扎着被却被按得更死,她终是撕心裂肺的喊道:“我去……我去!父皇我去!放了苏零,放了他!”
皇帝看着这个他最疼爱的女儿狠狠的钳起少女的下颚,他静静的看着这张梨花带雨的脸道:“妥协太快父皇不敢相信,你计划逃一次,也有可能会计划逃第二次。”但随后皇帝的口气软了下来,有一些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女儿道:“这样吧,将他留在父皇这里,只要你听话,父皇保他不死。”
最后少女眼神空dòng的望着那个浴血奄奄一息的男子,暗哑的开了口:“好……”
……
梦中那些翻飞的画面,让邵可微不知不觉泪绵两行,她已经许久许久没再忆过往事了。她不敢思,往事汹涌让她痛彻心扉,让她无处排解。
邵可微起身执起案上寒凉的烈酒,再次半躺回榻上。
第42章
燕国金都,天色微亮,金和门城楼上的鼓已响,百官依序进入,整齐列队后步入金和殿。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皆是在报宁城之事,胆大者直接弹劾景苒公主领兵不力,为一己私yù丢失云岩关。亦有客观者指出此时若qiáng召景苒公主回京,怕是宁城即刻便会被击溃。还有更甚者说景苒公主这十多年如虎坐踞燕国兵权,妇持大权,早晚噬人。各类说辞不一,龙椅上的燕国文夤帝邵思真望着朝堂上的大臣们,面色不悦。
“李太尉,军队集结如何了?”
李总德恭敬回道:“禀陛下,各路军队都已集结完毕,三十万大军等候发令。”
“器械呢?”
“qiáng弓硬弩,战马兵戈,盾甲武车,一应俱全。”
“好,召景苒回宫,朕要御驾亲征。”
一旁的尚书令伏地跪拜道:“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那夏军主帅乃夏国平成王,此人雄韬伟略,满腹经纶,文能提笔武能掣剑,吃过他败仗的人数不胜数,如若此时召回景苒公主,燕国必亡啊!”说罢重重叩首。
李总德立即挑衅的说道:“尚书大人的意思莫不是说陛下无能无才?”尚书令怒叱回道:“李大人莫不是细作特来挑拨离间的?”李总德咳了两声睥睨道:“尚书大人话不可胡说,我乃三朝元老,你说我是哪国细作?”“你!”尚书令饱含风霜的脸被气得通红,他难道不也是三朝元老吗!
李总德的话让邵思真不住深锁了眉头,思绪飘回早朝前。
公主当年杀了先皇推陛下您上位,陛下自是明白您是在其中做了什么梗,倘若景苒公主知晓真伪,她手握重兵,怕是陛下要走先帝老路……」
李爱卿你在恐吓朕?」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叙实,正所谓逆耳忠言,陛下三思。」
可是夏军此等勇悍,若招可微回来……怕是军心会有所动摇。」
老臣建议陛下qiáng行召回公主,换陛下御驾亲征,既能鼓舞军卒又能趁机收了景苒公主的兵权。」
收兵权,邵思真心念了十七年,刚才尚书令的话确实让他有所动摇,可是收兵权机不可失,他御驾亲征还不能击退夏军?
“朕意已决,尚书再放言惑乱人心,朕便诛了你九族。”